雨师风伯不吾谋,漠漠穷阴断送秋。
欲过苏端泥浩荡,定知高凤麦漂流。
檐前甘菊已无益,阶下决明还可忧。
安得如鸿六尺马,暂时相对说新愁。
雨师风伯不吾谋,漠漠穷阴断送秋。
欲过苏端泥浩荡,定知高凤麦漂流。
檐前甘菊已无益,阶下决明还可忧。
安得如鸿六尺马,暂时相对说新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连雨不能出有怀同年陈国佐》。诗中,诗人以雨为引,表达了对友人陈国佐的深深怀念和自己在连绵阴雨中无法出行的无奈。"雨师风伯不吾谋",形象地描绘了风雨阻挠,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漠漠穷阴断送秋"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凉气氛,暗寓时光流逝。
"欲过苏端泥浩荡,定知高凤麦漂流",通过想象友人苏端和高凤(均为古人名)的生活境况,表达了对他们的关切,同时也寓言了自己的漂泊不定。"檐前甘菊已无益,阶下决明还可忧",诗人感叹即使自家门前的菊花也无法带来安慰,阶下的决明也面临着风雨的侵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
最后两句"安得如鸿六尺马,暂时相对说新愁",诗人希望能像鸿雁那样飞过风雨,与友人相见,倾诉心中的新愁,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和现实困境中的孤独感。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顿时的深深思虑和对友情的珍视。
永夕愁不寐,草虫喧客庭。
半窗分晓月,当枕落残星。
鬓发游梁白,家山近越青。
知音在谏省,苦调有谁听。
自古主司看荐士,明年应是不参差。
须凭吉梦为先兆,必恐长才偶盛时。
北阙上书冲雪早,西陵中酒趁潮迟。
郤诜可要真消息,只向春前便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