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大好野人居,门对青山绕绿渠。
三径草生残雨后,一溪水长海潮初。
邻翁抱瓮将行汲,稚子携罾戏学渔。
未必秋来尘已起,试从何处结陶庐。
风光大好野人居,门对青山绕绿渠。
三径草生残雨后,一溪水长海潮初。
邻翁抱瓮将行汲,稚子携罾戏学渔。
未必秋来尘已起,试从何处结陶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首句“风光大好野人居”,开篇便点明了环境的美好与居住者的闲适。接着,“门对青山绕绿渠”一句,通过“青山”和“绿渠”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和谐与生机。
“三径草生残雨后,一溪水长海潮初”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句写雨后的草地,后句则描绘溪水的流动,一静一动,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
“邻翁抱瓮将行汲,稚子携罾戏学渔”这两句,通过邻人老翁汲水和孩童学捕鱼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与和谐,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最后,“未必秋来尘已起,试从何处结陶庐”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深深喜爱。
羊肠亦坦道,太虚何阴晴?
灯窗玩古《易》,欣然获我情。
起舞还再拜,圣训垂明明。
拜舞讵逾节,顿忘乐所形。
敛衽复端坐,玄思窥沉溟。
寒根固生意,息灰抱阳精。
冲漠际无极,列宿罗青冥。
夜深向晦息,始闻风雨声。
江南秋风至,草木变焜黄。
淅淅吹妾衣,使妾增悲凉。
悲凉知为谁,良人在沙场。
暮听边马嘶,朝看边雁翔。
饥餐风中糜,渴饮雪下浆。
羊角冲地起,沙砾争飞扬。
回首望故乡,长天但茫茫。
岂无肥与甘,亦有衣与裳。
妾心空恻恻,路远莫寄将。
北望长太息,涕泪如雨霶。
几欲往从之,河广无舟梁。
仰天吁上帝,矢心期不忘。
但愿南风竞,吹君来妾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