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秋风至,草木变焜黄。
淅淅吹妾衣,使妾增悲凉。
悲凉知为谁,良人在沙场。
暮听边马嘶,朝看边雁翔。
饥餐风中糜,渴饮雪下浆。
羊角冲地起,沙砾争飞扬。
回首望故乡,长天但茫茫。
岂无肥与甘,亦有衣与裳。
妾心空恻恻,路远莫寄将。
北望长太息,涕泪如雨霶。
几欲往从之,河广无舟梁。
仰天吁上帝,矢心期不忘。
但愿南风竞,吹君来妾旁。
江南秋风至,草木变焜黄。
淅淅吹妾衣,使妾增悲凉。
悲凉知为谁,良人在沙场。
暮听边马嘶,朝看边雁翔。
饥餐风中糜,渴饮雪下浆。
羊角冲地起,沙砾争飞扬。
回首望故乡,长天但茫茫。
岂无肥与甘,亦有衣与裳。
妾心空恻恻,路远莫寄将。
北望长太息,涕泪如雨霶。
几欲往从之,河广无舟梁。
仰天吁上帝,矢心期不忘。
但愿南风竞,吹君来妾旁。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秋季的景象,通过草木凋零、秋风凄厉,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诗人借秋风之手,不仅吹动了衣裳,也触动了内心深处的哀愁。她思念远方的丈夫,身在战场,饱受艰苦。夜晚听到边疆战马的嘶鸣,清晨看到边疆大雁的飞翔,这些场景更加深了她的孤独和忧虑。
诗中的“羊角冲地起,沙砾争飞扬”形象地描绘了战场上的恶劣环境,而“回首望故乡,长天但茫茫”则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尽管物质上或许有所满足,“岂无肥与甘,亦有衣与裳”,但内心的孤寂和对丈夫的思念却是无法填补的空虚。“妾心空恻恻,路远莫寄将”道出了无法传递情感的无奈。
最后,诗人向天祈求,希望南风吹来,能将丈夫吹到自己身边,表达了强烈的渴望团聚的情感。全诗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女性的孤独、思念与坚韧,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