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泰山·其二》
《登泰山·其二》全文
宋 / 陈梦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何处鸾笙凤管清,觉来身世在蓬瀛。

龟蒙凫峄争趋势,恒霍嵩华共仰兄。

封禅幸无书献纳,洞天尚有路通名。

自惭游兴非司马,不扣天门空此生。

(0)
注释
鸾笙凤管:古代的乐器,象征着仙乐或高雅的音乐。
蓬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象征仙境。
龟蒙凫峄:泛指山川,龟蒙指龟山,凫峄指凫山,都是地名。
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
翻译
何处传来鸾笙凤管的清音,醒来后发现自己身处仙境蓬莱和瀛洲之间。
龟蒙、凫峄争相追随潮流,恒山、霍山、嵩山、华山一同敬仰兄长般的高山。
庆幸没有机会进献封禅的文书,但通往仙人洞天的路依然有名可寻。
我深感惭愧,游历的兴趣并非如司马迁般宏大,此生未能叩响天门求知问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梦良的《登泰山(其二)》,通过对鸾笙凤管的想象和对泰山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未能像司马一样积极入世的自谦。首句“何处鸾笙凤管清”以音乐声引入,暗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清幽,可能是在登山途中听到的仙音。接着,“觉来身世在蓬瀛”表达了诗人醒来后仿佛置身于仙境蓬莱、瀛洲之感。

“龟蒙凫峄争趋势,恒霍嵩华共仰兄”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泰山及其周围的山峰比喻为龟蒙、凫峄等神话中的神兽,它们竞相展示自己的雄姿,而泰山则如同长兄般被众山景仰。这既描绘了泰山的雄伟,也寓含了诗人对泰山地位的认同。

“封禅幸无书献纳,洞天尚有路通名”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封禅大典的向往,但遗憾的是自己没有机会参与,只能通过诗歌表达对泰山的敬仰。最后两句“自惭游兴非司马,不扣天门空此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像司马迁那样积极入世,只能空怀游兴,未能亲至天门的自嘲和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泰山为背景,融合了仙境想象与现实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登山体验和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陈梦良
朝代:宋

陈梦良,字子直,闽县(今福建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殿试犯庙讳被黜,后赐学究出身。官终迪功郎(《淳熙三山志》卷二八)。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病后往来湖山间戏书

周公居东三食新,夷吾在鲁丘厄陈。

圣贤忧患尚如此,况我本是羁穷人。

今秋危病辄不死,馀业自笑坚顽身。

结茅所幸得佳处,石帆天镜无纤尘。

扪萝峭壁上采药,腰斧长歌行负薪。

寻僧独泛若耶月,携友共采湘湖莼。

蠡亡范金陋勾践,斯颂刻石憎嬴秦。

不如一酹禹祠去,恶衣菲食真吾邻。

(0)

初冬步至东村

八月风吹粳稻香,九月荞熟天始霜。

男耕女馌常满野,宿麦覆块皆苍苍。

丰年比屋喜迎客,花底何曾酒杯迮。

家人但觅浩歌声,不在东阡在南陌。

(0)

数日不出门偶赋三首·其二

十二年来一日同,饭蔬略似诵经翁。

居家不拟依邻富,报国惟思祝岁丰。

冰涧乍通寒溜碧,兰丛新放露芽红。

闲门万化俱观尽,那用瞿昙更说空。

(0)

君子与人交

君子与人交,未始无惊惕。

小人与人交,未始无差忒。

秪此真喜欢,也宜重爱惜。

他年云水疏,亦恐难寻觅。

(0)

贺新郎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残雪。

要破帽、多添华发。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两三雁,也萧瑟。佳人重约还轻别。

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

问谁使、君来愁绝?

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莫吹裂!

(0)

春旱弥月郡人取水邢山二月五日水入城而雨

春旱时闻孽火然,邢山龙老不安眠。

麦生三寸未覆垄,雨过一犁初及泉。

深愧贫民饥欲死,可怜肉食坐称贤。

南斋遗老知尤幸,汤饼黄齑又一年。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