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新郎》
《贺新郎》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残雪。

要破帽、多添华发。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两三雁,也萧瑟。佳人重约还轻别。

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

问谁使、君来愁绝?

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莫吹裂!

(0)
注释
长亭:古代送别的地方。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风流:风采风度。
卧龙诸葛:比喻有才智的人。
蹙踏:踩踏。
华发:白发。
态度:景色的风貌。
疏梅:稀疏的梅花。
萧瑟:凄凉、冷落。
重约:再次约定。
轻别:轻易的分别。
冰合:水面结冰。
行人销骨:形容极度困苦或悲痛。
铸就:形成、造成。
相思错:深深的思念。
长夜笛:漫长的夜晚中的笛声。
翻译
在长亭举杯共饮,谈论着陶渊明的风雅如同诸葛亮的智慧。
不知道哪来的喜鹊飞过林间,踏碎了松枝上的残雪。
想要留住青春,却只能增添更多的白发。
山水残缺,景色凄凉,只有稀疏的梅花点缀,仿佛是风月的画卷。
几只孤雁,也显得冷清。佳人重约却又轻易离别。
清冷的江面,天寒结冰,无法渡过,深水冻结。
道路中断,车轮仿佛生出四角,行人的骨头似乎都要被这里消磨。
是谁让你如此忧愁?
如今的相思之情,或许当初铸就时已耗尽人间所有的铁石心肠。
漫长的夜晚,请不要吹裂笛声,让它留些哀愁。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贺新郎》,通过对饮酒话别的场景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之苦。词中以陶渊明和诸葛亮为典故,赞美友人的风流才情,又借林间鹊踏雪、破帽添华发等意象,渲染出一种苍凉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上片写景抒怀,通过“剩水残山”、“疏梅风月”、“两三雁”等意象,展现出冬季景色的萧瑟与凄清,寓含了词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与落寞。同时,“路断车轮生四角”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表达了道路阻隔、难以再见的无奈。

下片转入对重约轻别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因天气寒冷、水冰难渡的担忧。词人甚至设想,这艰难的环境可能会让行人的骨头都消磨殆尽,表达了对友人行程的深深忧虑。最后,词人感叹相思之情如同铸铁般沉重,长夜笛声更增添了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词句优美,辛弃疾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离别之痛、思念之情融入到自然景象之中,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出山相

天上星,眼中睛。星无悟人之意,睛无瞩物之情。

以理而会,自诚而明,究竟何曾有道成。

(0)

题庐山圆通

水声山色里,猿啸月明天。

唤作圆通境,更参三十年。

(0)

偈六十三首·其五十七

滔滔法海,清浊混流。湛湛禅河,鱼龙变化。

杳杳无涯际,澄澄彻底寒。短棹孤舟,徒誇好手。

长竿画舫,方称男儿。风浪掀天,云雷匝界。

丝纶便掷,不顾危亡。

灵鳌锦尾上钩来,跛鳖盲龟随浪去。

满船装载,月渚芦湾。共乐升平,同歌道泰。

从前祖业,岂假外求。

截流到岸之人,且道是何面目。

须弥顶上非凡木,白藕峰前得处高。

(0)

偈六十三首·其五十四

古今不异,达者同归。踏著斯关,自他兼济。

山僧不惜眉毛,重为诸人指注。

休,休,大丈夫儿合自由。

急急脩,莫悠悠,看看便是结交头。

莫学陵田栽晚稻,一阵霜风无可收。

(0)

偈六十九首·其四十四

纵横问答有来由,缘木求鱼卒未休。

若妙旨寻知见会,还同拨火觅浮沤。

诸佛子,著眼看。严霜晓露,彻骨清寒。

匝地普天,通同实际。

休问得皮得髓,徒誇见浅见深。

从来一道恩冤,何以自家退屈。

山僧对此,忍俊不禁。

閒引少林无孔笛,为君吹起小阳春。

满眼觑不见,满耳听不闻。

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

(0)

秋夜坐

秋庭肃肃风颾颾,寒星列空蟾魄高。

支颐静坐神不劳,鸟窠无端吹布毛。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