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星,眼中睛。星无悟人之意,睛无瞩物之情。
以理而会,自诚而明,究竟何曾有道成。
天上星,眼中睛。星无悟人之意,睛无瞩物之情。
以理而会,自诚而明,究竟何曾有道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冲所作的《出山相》,以天上的星星和人的眼睛为比喻,探讨了宇宙与人心的关系以及对真理的认识。诗人指出,星星虽然璀璨,但并无意识或情感;眼睛虽然能聚焦事物,却不能直接领悟道义。真正的理解和洞察("以理而会,自诚而明")并非来自外在的观察,而是内心的真诚与智慧。最后,诗人强调,无论怎样追寻,"究竟何曾有道成",即真正的道并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个人内在的觉悟和修行。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心性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三河游荡子,丽颜迈荆宝。
携持玉柱筝,怀挟忘忧草。
绸缪甘泉中,驰逐邯郸道。
春服候时制,秋纨迎凉造。
珍魄晖素腕,玉迹满襟抱。
常叹乐日晏,恒悲欢不早。
挥吹传旧美,趋谣尽新好。
仲尼为辍餐,秦王足倾倒。
霏云起兮泛滥。雨霭昏而不消。意气悄以无乐。
音尘寂而莫交。守边境以临敌。寸心厉于戎昭。
阁盈图记。门满宾僚。仲秋始戒。中园初凋。
池育秋莲。水灭寒漂。旨归涂以易感。
日月逝而难要。分中心而谁寄。人怀念而必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