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夕二首·其二》
《除夕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郑善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丧乱满天地,风烟无古今。

吴门又除夕,粤客未投簪。

灯晕他年梦,椒花故国心。

翻怜痴儿女,嬉笑夜堂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善夫在明朝时期,面对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于除夕之夜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丧乱满天地,风烟无古今”开篇即点明了时代背景,表达了对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深切忧虑,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苦难跨越时空,自古以来就存在。接着,“吴门又除夕,粤客未投簪”两句,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更广阔的时空之中,诗人身处吴地(今江苏苏州一带),已是除夕之夜,而自己却仍是异乡客,未能归家,流露出一种漂泊在外的无奈与孤独。

“灯晕他年梦,椒花故国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灯晕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期待,他或许在梦中寻找着未来的希望,但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正如“椒花”所代表的,是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期待,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翻怜痴儿女,嬉笑夜堂深”则以一种反讽的口吻,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羡慕与向往。在诗人眼中,那些“痴儿女”的简单快乐,似乎比自己的忧愁更为珍贵,他们在除夕之夜的欢声笑语,让诗人感到一丝温暖与慰藉。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普通人生活状态的认同与欣赏,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家国情怀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郑善夫
朝代:明   字:继之   号:少谷   籍贯:福建闽县   生辰:1485—1523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你喜欢

东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萧然之叹和渊明贫士七诗今去重九三日尔仆以新谷未升方绝粮是忧至于樽俎又未暇计也因诵靖节贫士诗及坡翁所和者辄复用韵·其三

谁云钟期死,伯牙遂忘琴。

渊明出晋宋,东坡作知音。

究其出处间,岨峿皆直寻。

和诗固亡恙,端若一手斟。

我时诵其集,危坐常加钦。

缅怀两先生,千古同此心。

(0)

喜公择之归兼怀子崧三首·其三

建德老斯立,近来双鲤鱼。

殷勤数称子,交友未惭予。

多病谁如我,微官政浼渠。

吾君方锐治,何乃缓徵车。

(0)

莲荡

舟涉越溪悲,梯攀玉井危。

何如澹成映,更有绿相攲。

不作骚人恨,频成谢客诗。

钓船如许坐,蓑笠不辞披。

(0)

真游觅唐德舆题诗不见有怀其人八首·其二

雨后林园合,风前裘褐轻。

当游元不恶,有士与同行。

定识田中趣,殊胜俗里情。

谁过江驿静,日听笋舆声。

(0)

周愚卿求所藏灵壁石名堆云

一自风尘没泗滨,英遗何敢漫嶙峋。

崩腾直自天边落,拳握空夸席上珍。

好事了知真是癖,倾家务买不论贫。

不来俗客仍须钥,夜半负舟端有人。

(0)

陈丞以南安寨上所得二诗及到龙泉闻余戍地最远见怀二首为寄次韵·其二

路穷千涧底,人绝万山旁。

暝宿茅寮冷,晨炊土灶荒。

多年布衾裂,倍觉夜蔬香。

有底从军乐,题诗日在忙。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