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千里卷双旌,按辔初闻属部清。
人杂岛夷争午市,潮随山雨入秋城。
鸣狐不近睢阳庙,突骑犹屯广利营。
肯扫帐中容我辞,夜深燃烛卧谈兵。
海风千里卷双旌,按辔初闻属部清。
人杂岛夷争午市,潮随山雨入秋城。
鸣狐不近睢阳庙,突骑犹屯广利营。
肯扫帐中容我辞,夜深燃烛卧谈兵。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送李使君镇海昌》描绘了送别友人李使君前往海昌任职的场景。首句“海风千里卷双旌”,以海风的劲吹和飘动的旗帜,展现了出行的壮丽景象。次句“按辔初闻属部清”,写李使君在马背上听到下属队伍的整齐号令,显示出他的威严与治军有方。
第三句“人杂岛夷争午市”,描绘了海昌市集的繁华热闹,以及当地民众对李使君的期待。第四句“潮随山雨入秋城”,则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秋意渐浓的氛围,暗示了李使君将面临的环境。
第五、六句“鸣狐不近睢阳庙,突骑犹屯广利营”,运用典故,前者借“鸣狐”象征敌人远离,后者以“突骑”和“屯营”表达边防稳固,表达了对李使君戍守边疆能力的信任。
最后两句“肯扫帐中容我辞,夜深燃烛卧谈兵”,表达了诗人希望李使君在闲暇之余,能接纳自己一同讨论军事策略,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共同建功立业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边疆治理的关切,展现了明朝文人对国家边防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