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欺星辰,下不欺鬼神。
知心两如此,然后何所陈。
食鱼味在鲜,食蓼味在辛。
掘井须到流,结交须到头。
此语诚不谬,敌君三万秋。
上不欺星辰,下不欺鬼神。
知心两如此,然后何所陈。
食鱼味在鲜,食蓼味在辛。
掘井须到流,结交须到头。
此语诚不谬,敌君三万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不欺》。从内容上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真诚和正直品德的崇尚,以及对待人接物的态度。
"上不欺星辰,下不欺鬼神。" 这两句强调的是对天地鬼神都保持诚信,不作伪善之举。这反映了古代中国重视道德和诚信的文化传统。
"知心两如此,之后何所陈。"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内心真实感受的认同,既然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心意,那么在任何场合都无需隐藏或伪装。这是对个人真诚态度的进一步强调。
"食鱼味在鲜,食蓼味在辛。" 这两句则是通过食物的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本性不可改变,就像吃鱼时感受到的是它的鲜美,而吃蓼菜时体会到的就是其辛辣一样。这进一步阐释了上述真诚态度,强调了对现实的接受和尊重。
"掘井须到流,结交须到头。" 这两句则是比喻人生的一些行为原则,比如挖井要挖到水流出来,交友要做到深厚至终。这不仅体现了对待人接物的态度,也反映了一种持之以恒的生活哲学。
"此语诚不谬,敌君三万秋。" 最后两句则是强调这句话绝非空谈,即使是面对长达三万年的时间考验,这样的真诚和正直也绝不会过时。这是一种对品德的高度评价,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德持久不变的信念。
总而言之,贾岛这首《不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那就是真诚正直是做人的根本,不仅对待自然界、鬼神,甚至对自己内心都要保持真实无伪,这是一种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珍视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