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疏山四十年,主人与客两华颠。
此心不改澄河见,往事休论过鸟然。
无复仙舟遗迹在,空馀矮叔一灯传。
危亭独上穷登眺,古木苍藤绕暮烟。
来往疏山四十年,主人与客两华颠。
此心不改澄河见,往事休论过鸟然。
无复仙舟遗迹在,空馀矮叔一灯传。
危亭独上穷登眺,古木苍藤绕暮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季狸的《疏山》,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多年在疏山往来,彼此已年老的场景。首句“来往疏山四十年”,体现了诗人对这段时光的感慨,岁月流转,人事如梦。次句“主人与客两华颠”则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和友人的年龄,暗示了他们的沧桑经历。
“此心不改澄河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清澈,如同河水般透明,表明他对过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期待。然而,“往事休论过鸟然”又暗示了过去的某些事情已经随风而逝,不必过多追忆。
“无复仙舟遗迹在,空馀矮叔一灯传”暗指曾经的某种理想或传说已经消失,只剩下矮叔(可能是指友人)的一盏孤灯,象征着他们之间的友谊和精神传承。
最后两句“危亭独上穷登眺,古木苍藤绕暮烟”描绘了诗人独自登上高亭,远望四周,只见古木苍藤在傍晚的烟雾中环绕,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远的意境,寓言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沉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疏山的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哲思。
寂寂闲庭,愔愔小院,东风消息沉沉。
月地云阶,去年想到如今。
婵娟别后期无恙,奈近来、连日春阴。
最愁它,冷尽芳魂,酸尽芳情。
孤村何处吟魂渺,记残宵有梦,流水无心。
惨惨凄凄,几回觅觅寻寻。
笛声吹落空山月,梦回时、独自沉吟。
怕来迟,花怨蹉跎,人怨飘零。
径绿苔滋,墙阴树密,小园尚剩馀寒。
人留甚处,尽日独凭栏。
谁道江南梦好,清宵永、新月弯环。
消疑处、痴云难卷,繁漏又珊珊。
天涯悲倦旅,愁随更起,不共更残。
剩落花,千片清泪相看。
纵自登高极目,应不似、曩日烟鬟。
章台路,垂鞭倦也,应趁好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