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拭横琴案。小雨朱弦慢。
郁金堂北暮砧寒,燕燕燕。
惜别年年,蓼花相送,梨花相见。秋色才分半。
水拍银河岸。月中谁寄锦书来,雁雁雁。
惯写人人,人今何处,碧云低黯。
拂拭横琴案。小雨朱弦慢。
郁金堂北暮砧寒,燕燕燕。
惜别年年,蓼花相送,梨花相见。秋色才分半。
水拍银河岸。月中谁寄锦书来,雁雁雁。
惯写人人,人今何处,碧云低黯。
这首词以"醉春风·秋思"为题,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樊增祥所作。词中通过描绘一系列秋天的意象,展现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拂拭横琴案。小雨朱弦慢",开篇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琴声在细雨中缓缓响起,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绪。"郁金堂北暮砧寒,燕燕燕",通过"暮砧"和归巢的燕子,暗示了秋日傍晚的凄凉与离别之情。
"惜别年年,蓼花相送,梨花相见",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往昔分别的怀念,蓼花和梨花的交替出现,象征着时光流转和季节更迭,也寄托了词人对亲友的深深思念。
"秋色才分半。水拍银河岸",描绘出秋夜的景象,银河倒映在水面,仿佛银河被分割,象征着词人心中的分离之痛。"月中谁寄锦书来,雁雁雁",借鸿雁传书的传统意象,表达出词人期盼远方消息的急切心情。
最后三句"惯写人人,人今何处,碧云低黯",词人感慨自己曾习惯于书写情深意重的书信,但如今那些人却不知去向,只剩下低垂的碧云,暗淡的天际,增添了词境的寂寥与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调,传达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乍起衣犹冷,微吟帽半欹。
霜凝南屋瓦,鸡唱后园枝。
洛水碧云晓,吴宫黄叶时。
两传千里意,书札不如诗。
文昌星象尽东来,油幕朱门次第开。
且上新楼看风月,会乘云雨一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