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畔去,云壑付清机。
野策过寒水,山童护衲衣。
松门正投宿,竹笠带馀晖。
谁爱杼山句,使君应姓韦。
姑苏台畔去,云壑付清机。
野策过寒水,山童护衲衣。
松门正投宿,竹笠带馀晖。
谁爱杼山句,使君应姓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在姑苏台附近游历的情景。他独自走过云雾缭绕的山谷,手持简陋的竹杖,涉过寒冷的溪流,山中的孩童亲切地照看他身上的衲衣。傍晚时分,他来到松木门前投宿,竹笠上还留有夕阳余晖。诗人感慨,恐怕只有像韦使君这样的人才会欣赏杼山的美景和诗意。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孤寂与宁静,以及对山水之间隐逸生活的向往。
倾盖洛之滨,依然心事亲。
龙门何以峻,曾是好词人。
珥笔朝文陛,含章讽紫宸。
帝城多壮观,被服长如春。
天子俭为德,而能清约身。
公卿尽虚位,天下自趣尘。
如君物望美,令德声何已。
高帝黜儒生,文皇谪才子。
朝廷非不盛,谴谪良难恃。
路出大江阴,川行碧峰里。
斯言徒自玷,白玉岂为滓。
希声尽众人,深识唯知己。
知己怨生离,悠悠天一涯。
寸心因梦断,孤愤为年移。
花满芙蓉阙,春深朝夕池。
空令千万里,长望白云垂。
汉宫行庙略,簪笏落民间。
直道三湘水,高情四皓山。
赐衣僧脱去,奏表主批还。
地得松萝坞,泉通雨雪湾。
东门添故事,南省缺新班。
片石秋从露,幽窗夜不关。
梦馀蟾隐映,吟次鸟绵蛮。
可惜相如作,当时事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