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双柏走苍虬,苔自侵阶鹤自谋。
怪底诗翁贫到骨,野风萧瑟蔗塘秋。
堂前双柏走苍虬,苔自侵阶鹤自谋。
怪底诗翁贫到骨,野风萧瑟蔗塘秋。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访白沙宅四首(其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清冷的画面。"堂前双柏走苍虬",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将两棵柏树比作盘旋的老龙,形象地展现出它们在庭院中挺拔苍劲的姿态。"苔自侵阶鹤自谋",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寂,青苔悄然爬上台阶,白鹤自在地觅食或沉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无人打扰的氛围。
"怪底诗翁贫到骨",诗人对主人的境遇表示惊叹,为何这位诗翁贫穷到了骨髓的程度,这句表达了对主人清贫生活的感慨和对诗才的敬佩。最后,"野风萧瑟蔗塘秋"以景结情,描绘了野外秋风吹过甘蔗田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气氛,暗示了主人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境遇,展现了诗人对白沙宅主人的同情和对其才华的赞赏,同时也寓含了对世态炎凉的淡淡感慨。
归卧不自得,出门无所投。
独寻城隅水,送子因远游。
荒林缠悲风,惨惨吹驼裘。
捉手共笑语,顾瞻中河舟。
嗟人皆行乐,而我方坐愁。
肠胃绕钟山,形骸空此留。
念始读诗书,岂非亦有求。
一来裹青衫,触事自悔尤。
误为世所容,荣禄今白头。
塞责以区区,一毛施万牛。
不足助时治,但为故人羞。
宽恩许自劾,终欲东南流。
子今涉冬江,船必泊蔡洲。
寄声冶城人,为我问一丘。
虚名误长者,邂逅肯经过。
所操十馀篇,浩荡决江河。
侧身朝市间,乐少悲惭多。
文章旧所好,久已废吟哦。
开编喜有得,一读瘳沉痾。
裹饭北城阴,永怀从晤歌。
又欲及岁晚,空堂扫丝窠。
稍出平生言,道艺相琢磨。
忽随雁南飞,当此叶辞柯。
去去梨岭高,想见青坡陀。
黄花一杯酒,为寿乐如何。
微诗等瓦砾,持用报隋和。
道人深闭门,二客来不速。
摄衣负朝暄,一笑皆捧腹。
逍遥烟中策,放浪尘外躅。
晤言或世闻,谁谓非绝俗。
鸟有车载板,朝暮尝一至。
世传鵩似鸮,而此与鸮似。
唯能预人死,以此有名字。
疑即贾长沙,当时所遭值。
洛阳多少年,扰扰经世意。
粗闻方外语,便释形骸累。
吾衰久捐书,放浪无复事。
尚自不见我,安知汝为异。
怜汝好毛羽,言音亦清丽。
胡为太多知,不默而见忌。
楚人既憎汝,弹射将汝利。
且长随我游,吾不汝羹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