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别扬府池亭》
《留别扬府池亭》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竹绕亭台柳拂池,徘徊终恋郡斋西。

斜阳更上渔舟坐,明日红尘逐马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biéyángchítíng
sòng / wángchēng

zhúràotíngtáiliǔchípáihuáizhōngliànjùnzhāi西

xiéyánggèngshàngzhōuzuòmínghóngchénzh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乡愁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即将离别之地的不舍和深厚的情感。

“竹绕亭台柳拂池”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幽静的园林景象。竹子围绕着亭台,柳絮轻拂过池塘,营造了一种恬静而又不愿离去的情境。

“徘徊终恋郡斋西”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地方的留恋之情。徘徊不肯离去,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对这里的依恋。郡斋西,可能是指官府的一侧,亦或是特定的建筑物,这里成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地方。

“斜阳更上渔舟坐”一句,时间已经过去了一段,太阳渐渐升高,但诗人的心情仍旧沉浸在这即将离别的场所。渔舟,可能是诗人自己所乘之物,这里代表着诗人的静思状态。

“明日红尘逐马蹄”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无奈和不舍。明日,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即将到来的离别。红尘,即世俗纷扰,追随着奔波的人群,而马蹄,则是行走在尘土之中,象征着生活的喧嚣与忙碌。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即事

春雨虽未寸,润泽已庆慰。

却看云势重,羃䍥藏山翠。

因之忆远近,一例被膏未。

无何一二日,佳音来次第。

保阳及古北,三寸均沾暨。

喜已疑信半,奚曾遇往岁。

秋麦既勃生,春牟即可艺。

大田为候早,兴锄亦资利。

时和切畏念,事顺戒满志。

犹虞或遗忘,勤言铭座扆。

(0)

欣逢甘雪维三日,早报新春第一祥。

律应执规堆是璧,节先撒荔饤成粱。

巡檐已积迟冰注,著砌旋融爱土香。

正值璇宫行庆赏,嵰山还进寿筵尝。

(0)

雪后瀛台即景是日复雪

已喜公田三寸滋,又看仙岛六花蕤。

非烟非雨有如是,于画于诗无不宜。

细糁长空方缅邈,远绥曲岸渐迷离。

竹垆虽具何曾试,今日几馀可试为。

(0)

江南总督尹继善奏报下河有收诗以志慰

下河如釜底,十岁九遇涝。

众壑之所归,蒿目愧疏导。

昔亦坚闭坝,霖小颇收效。

异涨乃偾事,上下胥灾告。

后人更鉴兹,开坝计称妙。

昏垫数州县,岁惟赖赈粜。

长此将焉穷,展转为忧悼。

江乡亲历览,熟筹略知要。

与其临事忙,毋宁先事料。

运河足浮送,其馀应预耗。

更浚归江路,并驱尾闾造。

今秋幸获收,大吏佳音报。

南望为额庆,沟壑免颠倒。

庆矣继生愁,徐沛仍泥淖。

(0)

谷中

谷中落雨高山雪,向北应知气候凉。

陡忆热河遥隔岭,回苏晚稼未登场。

急教巡视驰烟驿,且课仓箱历野庄。

彼此原多遗柄穗,便皴峰玉审何妨。

(0)

宿云檐

蔚若真犹幻,悠然散复凝。

白云应笑我,常宿此何曾。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