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绕亭台柳拂池,徘徊终恋郡斋西。
斜阳更上渔舟坐,明日红尘逐马蹄。
竹绕亭台柳拂池,徘徊终恋郡斋西。
斜阳更上渔舟坐,明日红尘逐马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乡愁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即将离别之地的不舍和深厚的情感。
“竹绕亭台柳拂池”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幽静的园林景象。竹子围绕着亭台,柳絮轻拂过池塘,营造了一种恬静而又不愿离去的情境。
“徘徊终恋郡斋西”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地方的留恋之情。徘徊不肯离去,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对这里的依恋。郡斋西,可能是指官府的一侧,亦或是特定的建筑物,这里成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地方。
“斜阳更上渔舟坐”一句,时间已经过去了一段,太阳渐渐升高,但诗人的心情仍旧沉浸在这即将离别的场所。渔舟,可能是诗人自己所乘之物,这里代表着诗人的静思状态。
“明日红尘逐马蹄”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无奈和不舍。明日,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即将到来的离别。红尘,即世俗纷扰,追随着奔波的人群,而马蹄,则是行走在尘土之中,象征着生活的喧嚣与忙碌。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春雨虽未寸,润泽已庆慰。
却看云势重,羃䍥藏山翠。
因之忆远近,一例被膏未。
无何一二日,佳音来次第。
保阳及古北,三寸均沾暨。
喜已疑信半,奚曾遇往岁。
秋麦既勃生,春牟即可艺。
大田为候早,兴锄亦资利。
时和切畏念,事顺戒满志。
犹虞或遗忘,勤言铭座扆。
下河如釜底,十岁九遇涝。
众壑之所归,蒿目愧疏导。
昔亦坚闭坝,霖小颇收效。
异涨乃偾事,上下胥灾告。
后人更鉴兹,开坝计称妙。
昏垫数州县,岁惟赖赈粜。
长此将焉穷,展转为忧悼。
江乡亲历览,熟筹略知要。
与其临事忙,毋宁先事料。
运河足浮送,其馀应预耗。
更浚归江路,并驱尾闾造。
今秋幸获收,大吏佳音报。
南望为额庆,沟壑免颠倒。
庆矣继生愁,徐沛仍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