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帐名郎重锦科,清宵寓直纵吟哦。
冰含玉镜春寒在,粉傅仙闱月色多。
视草即应归属望,握兰知道暂经过。
流莺百啭和残漏,犹把芳樽藉露莎。
锦帐名郎重锦科,清宵寓直纵吟哦。
冰含玉镜春寒在,粉傅仙闱月色多。
视草即应归属望,握兰知道暂经过。
流莺百啭和残漏,犹把芳樽藉露莎。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夜里与同僚共同参与科举考试后的宴会景象。从用词来看,“锦帐”、“名郎”、“清宵”、“纵吟哦”等字眼,营造出一种优雅、文雅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当时士族文化生活的一种向往。
“冰含玉镜春寒在”,通过比喻手法,将镜子比作由冰雕琢而成,既形容镜子的清冷,又暗示了夜晚的寒意,给人的感觉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描绘。
“粉傅仙闱月色多”,则是通过粉刷来比喻墙壁的光滑洁净,同时“月色”一词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既美化了宴会场所,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
“视草即应归属望,握兰知道暂经过”,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归宿的期待和对目前时光流逝的珍惜。这里的“视草”、“握兰”都是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感受,同时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流莺百啭和残漏,犹把芳樽藉露莎”,则是对宴会中酒水流淌声响的描写,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这里的“流莺”、“百啭”都是声音的描绘,而“犹把芳樽”等字眼,则体现了诗人对这份美好生活的不舍和留恋。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内心抒发,展现了一种对文学艺术、士族文化乃至自然界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常感和珍惜之情。
严陵避世士,四海一钓矶。
三聘非其心,独采富春薇。
蒙城有静者,白首卧荆扉。
筑台俯溪鸟,默玩道心微。
箕踞谢官长,把竿忘是非。
少年词赋场,秉笔落珠玑。
投老漫假板,长啸却南归。
缅怀直钩理,濯发待日晞。
贫贱得肆志,富贵多危机。
从来画马称神妙,至今只说江都王。
将军曹霸实仲季,沙苑丞辈犹诸郎。
龙眠老人亦画马,独与三子遥相望。
两马骈立真骕骦,一马脱去仍腾骧。
龙眠老人今则亡,呜呼三马谁平章。
北湖居士两鬓苍,初无长吉古锦囊。
饭豆不足将游梁,手持三马三太息,樯乌已复催船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