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宝庆院》
《宝庆院》全文
宋 / 陈舜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小招提在白云层,古殿深龛锁昼灯。

山北远公曾结社,至今犹有种莲僧。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ǎoqìngyuàn
sòng / chénshùn

xiǎozhāozàibáiyúncéng殿diànshēnkānsuǒzhòudēng

shānběiyuǎngōngcéngjiéshèzhìjīnyóuyǒuzhǒngliánsēng

翻译
小招提寺坐落在白云缭绕的山中,
古老的殿堂内,白天的灯光也被深龛所遮掩。
注释
小招提:指一座寺庙的名字。
白云层:形容山间云雾缭绕。
古殿:年代久远的殿堂。
深龛:深邃的佛龛,通常用来存放佛像或圣物。
昼灯:白天也亮着的灯,可能表示庙宇常年有人照看。
山北:指寺庙所在的地理位置。
远公:古代高僧,这里可能代指有修行传统的僧侣。
曾结社:过去曾经建立过僧侣社团。
种莲僧:种植莲花的僧人,可能象征着清净和佛教的修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佛教寺庙景象。"小招提在白云层",开篇即以小招提寺(可能指佛塔或庵堂)坐落在云雾缭绕的山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古殿深龛锁昼灯"进一步刻画了古旧的殿堂内,即使白天也唯有昏黄的灯光透出,暗示着僧侣们的清修生活和寺庙的寂静。

"山北远公曾结社"提及的是东晋时期的高僧慧远,他在庐山东林寺创立了净土宗,这里的引用可能象征着该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佛教传统。"至今犹有种莲僧"则点出寺庙周围仍有僧人种植莲花,莲花象征着佛教的清净与觉悟,表明这里依然保持着修行的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宝庆院作为一处历史深远、环境幽静的佛教圣地,体现了诗人对古刹文化的敬仰和对僧侣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舜俞
朝代:宋

(?—1072)宋湖州乌程人,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复举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宁三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反对“青苗法”,疏谓其法乃“别为一赋以敝海内,非王道之举”,责监南康军盐酒税。有《都官集》等。
猜你喜欢

春日使府寓怀二首·其二

平生无解亦无操,永日书生坐独劳。

唯觉宦情如水薄,不知人事有山高。

孤心好直迍犹强,病发慵梳痒更搔。

何事故溪归未得,几抛清浅汎红桃。

(0)

夏首犹清和

早夏宜初景,和光起禁城。

祝融将御节,炎帝启朱明。

日送残花晚,风过御苑清。

郊原浮麦气,池沼发荷英。

树影临山动,禽飞入汉轻。

幸逢尧禹化,全胜谷中情。

(0)

郑锋宅神诗·其二

忽然湖上片云飞,不觉舟中雨湿衣。

折得莲花浑忘却,空将荷叶盖头归。

(0)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阴覆翠苔。

(0)

厌花落

厌花落,人寂寞。

果树阴成燕翅齐,西园永日闲高阁。

后堂夹帘愁不卷,低头闷把衣襟撚。

忽然事到心中来,四肢娇入茸茸眼。

也曾同在华堂宴,佯佯拢鬓偷回面。

半醉狂心忍不禁,分明一任傍人见。

书中说却平生事,犹疑未满情郎意。

锦囊封了又重开,夜深窗下烧红纸。

红纸千张言不尽,至诚无语传心印。

但得鸳鸯枕臂眠,也任时光都一瞬。

(0)

题李处士幽居

水玉簪头白角巾,瑶琴寂历拂轻尘。

浓阴似帐红薇晚,细雨如烟碧草春。

隔竹见笼疑有鹤,捲帘看画静无人。

南山自是忘年友,谷口徒称郑子真。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