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生新感,茫茫结夙缘。
英儿宁有种,穷路莫须钱。
愧乏神君誉,惭称父母怜。
因思无告者,何处少颠连。
忆旧生新感,茫茫结夙缘。
英儿宁有种,穷路莫须钱。
愧乏神君誉,惭称父母怜。
因思无告者,何处少颠连。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感慨。首联“忆旧生新感,茫茫结夙缘”中,“忆旧”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生新感”则可能指对未来或新生事物的期待。“茫茫结夙缘”,则描绘了一种命运的不确定性与深远的宿命感。
颔联“英儿宁有种,穷路莫须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这里“英儿”可能象征着才华横溢之人,但“宁有种”三字却透露出对命运不公的质疑和无奈。“穷路莫须钱”则可能是对在困境中寻求出路时资金短缺的现实的感叹,或是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隐喻。
颈联“愧乏神君誉,惭称父母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省与谦卑。在“愧乏神君誉”中,诗人可能是在反思自己是否足够优秀,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惭称父母怜”则表明了诗人对于父母关爱的感激,同时也可能暗含对自己未能回报父母期望的歉意。
尾联“因思无告者,何处少颠连”则将视角转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表达了对那些无处诉说困苦、遭受生活磨难的人们的同情。这里的“无告者”可能指的是社会底层、无助的个体,而“颠连”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所面临的苦难与挣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反映了对命运、社会不公、亲情以及对他人苦难的关怀等多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镜川经几曲,舣棹陟山蹊。
兰若真殊绝,曾邀太白题。
岩松无偃盖,一一欲干霄。
禹贡还堪验,维扬厥木乔。
江南山尽下,淮北野无边。
胜地谁名此,欧阳两字传。
玉梅香已发,天竺红且茜。
冀北盆中珍,寻常烟野见。
齐谐以蜀传,茗叶未抽全。
且就携来种,试烹第五泉。
圣人致熙皞,凤麟在郊棷。
而犹所无逸,巡方民隐剖。
於今四十年,盛典未行久。
藐予蒙业安,负扆为元首。
绳武仰仁皇,承欢奉慈母。
逋赋二百万,蠲除惠农亩。
乘春发行旌,皮轩道游后。
减从敕羽林,修职戒典守。
闾阎期不惊,比户相睦友。
馀暇寄山水,智乐仁者寿。
兹来匪豫游,前徽勉无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