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怀高隐,空山吾故林。
谁同穷谷卧,殊有白云心。
涧冷知泉品,风微候竹吟。
萧斋残夜雨,静穆见幽襟。
岂不怀高隐,空山吾故林。
谁同穷谷卧,殊有白云心。
涧冷知泉品,风微候竹吟。
萧斋残夜雨,静穆见幽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实践,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慰藉。首句“岂不怀高隐”,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渴望。接着,“空山吾故林”一句,点明了诗人选择的隐居之地,是那片熟悉的、宁静的山林。
“谁同穷谷卧,殊有白云心。”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独自隐居的情景,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白云为伴的心境。白云在这里象征着纯净、自由和超然,暗示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涧冷知泉品,风微候竹吟。”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和深刻理解。冷涧中的泉水,风轻拂过竹林的声音,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命真谛的探索。
最后,“萧斋残夜雨,静穆见幽襟。”描述了夜晚雨后的寂静,以及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深邃。萧斋(简陋的书房)中的雨声,不仅增添了环境的氛围,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中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传达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客子归期莫有期,地炉松火独吟时。
西山暮雨吹成雪,错拟杨花理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