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期常与静为因,却笑非能常静人。
暂遣馀閒来首夏,久抛绝胜阅三春。
山禽隐树能调舌,野蝶穿花不带尘。
分付岚光应好在,驾言避暑待时巡。
心期常与静为因,却笑非能常静人。
暂遣馀閒来首夏,久抛绝胜阅三春。
山禽隐树能调舌,野蝶穿花不带尘。
分付岚光应好在,驾言避暑待时巡。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静宜园中避暑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心期常与静为因”,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宁静的追求和向往,认为心灵的平静是与静谧环境相辅相成的。接着,“却笑非能常静人”一句,以反问的形式,暗示了世间多数人难以长久保持内心的宁静,引出下文对静宜园中短暂闲暇时光的珍惜。
“暂遣馀閒来首夏,久抛绝胜阅三春。”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在初夏时节,暂时放下繁忙,来到静宜园享受难得的宁静时光,与春天的繁华形成对比,突出了初夏季节的清新与宁静之美。
“山禽隐树能调舌,野蝶穿花不带尘。”这两句细致地描绘了园中生机勃勃的景象。山中的鸟儿在树间鸣叫,声音清脆悦耳;野蝶在花间穿梭,它们的翅膀上没有沾染尘埃,展现出自然界的纯净与和谐。
最后,“分付岚光应好在,驾言避暑待时巡。”表达了作者对园中美好景色的留恋,以及期待再次前来避暑的心愿。岚光,指的是山间的雾气或云彩,这里象征着园中景致的美丽与神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