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礼佛名者》
《赠礼佛名者》全文
唐 / 韦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何用辛勤礼佛名,我从无得到真庭。

寻思六祖传心印,可是从来读藏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míngzhě
táng / wéizhuāng

yòngxīnqínmíngcóngdàozhēntíng

xúnliùchuánxīnyìnshìcóngláicángjīng

注释
何用:何必,为何要。
辛勤:辛劳,辛苦。
礼佛名:拜佛的仪式,表示对佛的尊敬。
真庭:真实的境界,这里指佛学中的悟道之境。
寻思:思考,回想。
六祖:指禅宗六祖慧能,中国佛教的重要人物。
传心印:传授心法的印证,即直接传递领悟佛法的关键。
从来:一直以来,向来。
读藏经:阅读佛教经典,藏经是佛教典籍的总称。
翻译
何必辛辛苦苦地礼拜佛的名义,我在无为中已达到真境。
回想六祖慧能传授的心法印证,是否真的需要通读所有佛经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所作,题目为《赠礼佛名者》。诗中表达了对佛教的质疑和个人寻求真理的态度。

"何用辛勤礼佛名," 这两句直接抒发了对佛前虔诚礼佛之举的怀疑,认为这种行为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内心感悟或精神上的满足。诗人并不认同通过这些形式主义的方式去寻求宗教救赎。

"我从无得到真庭。" 这句强调了诗人的个人体验,即他自己从未在这些仪式中获得过深刻的真理或心灵的安宁。

"寻思六祖传心印," 引用了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传的心法,意指禅宗的直接心传,不依赖于文字和经典。诗人在这里表达对这种更为直接、更能触及本质的精神追求的向往。

"可是从来读藏经。" 这句则转而批评那些沉迷于佛教经典阅读的人,暗指他们可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学习和理解,而未能深入体会到佛法的真谛。

诗人通过这短短四行,既表现了对传统宗教仪式的一种批判精神,也流露出个人对于精神真理的渴望,以及对禅宗直接心传方法的认同。

作者介绍
韦庄

韦庄
朝代:唐   字:端己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生辰:约836年- 约910年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
猜你喜欢

和沈和仲同胡少汲河朔道中

投分缘心合,相从与道俱。

归途联宝勒,佳句握灵珠。

笑语调征赋,间关恤老孤。

独怜抚字谬,本计自疏芜。

(0)

癞可赞

父伯固,兄养直。父超绝,兄豪逸。家世风流称第一。

二祖名,三祖疾。名是虚,疾是实。诗成舌头翻霹雳。

(0)

初入制院

无所住生心,佛语祖师意。

何人赏此音,空弦闲妙指。

清歌饯馀年,坚卧答万语。

了知空花间,无地容生死。

(0)

送忠道者乞炭

水行无声知其深,玉瑕不变知其粹。

逆顺门高欢喜登,办心成就一切智。

杨岐卧榻有真珠,杜顺法身无纸被。

焰上说禅炭里藏,不妨道者闲游戏。

(0)

次韵李商老送杲上人还石门

解弹无弦琴,急拍红牙碎。

得生睹史天,冤债有头对。

须知泐潭禅,妙出言诠外。

猛焰炉中堕指冰,箭锋拄处君休昧。

(0)

赠胡子显八首·其一

小县风光秀句传,太平无象宰君贤。

虽非社日长闻鼓,不是炊时亦有烟。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