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赵正之都运观水战三首·其一》
《再和赵正之都运观水战三首·其一》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戈船列阵楚江滨,世事何尝不在人。

鹢首冲风开雪浪,甲光向日动金鳞。

烟霄易觉壶中晚,谈笑潜回席上春。

更辱佳篇与褒饰,主人深有愧西宾。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再和赵正之都运观水战三首》中的第一首,以水战为背景,描绘了战场上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对战争的独特见解。

首联“戈船列阵楚江滨,世事何尝不在人。”开篇即以“戈船”、“楚江滨”点明了战场的地点,同时借“世事何尝不在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暗示了战争背后的人性与社会问题。

颔联“鹢首冲风开雪浪,甲光向日动金鳞。”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水战的激烈场面。鹢首,指战舰的前部,此处用来形容战舰在风浪中勇往直前的姿态;“雪浪”则生动地刻画了波涛汹涌的海面景象;“甲光向日动金鳞”则以甲胄反射的日光比喻战士们的英勇与荣耀,整个画面既有动态的紧张感,又有静态的壮美。

颈联“烟霄易觉壶中晚,谈笑潜回席上春。”转而从宏观视角审视战争,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与自然界的美好景象进行对比,暗示了战争的短暂与和平的永恒。同时,“谈笑”二字也体现了诗人对战争中人性光辉的肯定,即使在生死存亡之际,人们仍能保持乐观与从容。

尾联“更辱佳篇与褒饰,主人深有愧西宾。”表达了诗人对赵正之都运的敬意与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谦之意。诗人认为自己的作品不足以配得上赵正之的赞誉,表达了对对方才华的钦佩以及对自己创作的谦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水战的壮观场景,还蕴含了对战争与和平、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集句联

守道还如周柱史;著书曾学郑司农。

(0)

挽左宗棠联

内无余帛,外无赢财,淡泊如武乡,神笔重挥,零涕长留出师表;

北而塞漠,南而江海,功名过新息,明珠勿谤,裹尸未负请行心。

(0)

天津李鸿章祠堂联

纵四千年史家未有之奇,手挽狂澜,一木巍然支大厦;

是三十载相节久临之地,神依故土,九霄恍若降灵旗。

(0)

自挽联

始笑生前徒自苦耳;既知去处亦复陶然。

(0)

挽曾纪泽联

紫扉黄阁待经纶,方冀阴阳继变,讵料柱石旋倾,天下士民,同声一哭;

异域中华瞻节使,共钦樽俎铭勋,不愧英雄作用,身后史册,独有千秋。

(0)

西禅寺联

榆欓日涵芳,亘八万由旬,忉利梵天龙藏富;

莲花宣妙谛,溯三千法界,柢洹精舍凤山高。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