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梅花月满庭,送君移棹访湘灵。
几行归雁云边断,无数寒山江上青。
罨画一尊虚载酒,武昌孤剑又侵星。
平生漫说无同调,好向三闾吊独醒。
残雪梅花月满庭,送君移棹访湘灵。
几行归雁云边断,无数寒山江上青。
罨画一尊虚载酒,武昌孤剑又侵星。
平生漫说无同调,好向三闾吊独醒。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远方的思念。首句“残雪梅花月满庭”以冬末春初的景象开篇,残雪未消,梅花绽放,月光洒满庭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美的氛围。接着,“送君移棹访湘灵”,诗人借友人乘船前往楚地(湘灵多指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知旅途的关切。
“几行归雁云边断,无数寒山江上青”两句,通过归雁和远处的青山,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意境,归雁南飞,似乎预示着友人的去路,而青山连绵,象征着旅途的遥远与艰辛。这种景象不仅增加了诗的视觉美感,也深化了情感的表达。
“罨画一尊虚载酒,武昌孤剑又侵星”中,“罨画”形容酒宴的豪华,但“虚载酒”暗示了宴会的空虚,因为少了友人的陪伴。“武昌孤剑又侵星”则用武昌的孤剑比喻友人的孤独,以及夜深人静时的思念之情。这两句将宴会的热闹与离别的孤独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最后,“平生漫说无同调,好向三闾吊独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性格的赞赏与理解。诗人认为,尽管世事多变,但友人如同屈原一般,保持独立清醒的品格,值得敬佩。这不仅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投射,体现了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担忧,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情感丰富,意蕴深远。
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
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
频年劳吁谟,欲补千百疮。
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
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
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
且为有万死,圣明察臣狂。
臣言倘获施,立能致时康。
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
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
谓宜只召见,拜起随班行。
上殿笏画地,论奏尽敷详。
如何竟报缺,不得瞻清光。
一官非所愿,欲令赴蛮荒。
徘徊出都门,风雨湿晓装。
行行过吴洲,木叶秋始黄。
逢予解鞍饮,激烈椎酒床。
平生忧时心,辛苦不自忘。
颇闻到官所,此去路尚长。
红日出雾迟,孤城海茫茫。
遗民似猿鹿,山谷多惊藏。
繁英艳踯躅,琐实推槟榔。
瘴疠况时作,投老恐子伤。
何不且少留,共骛豪华乡。
子笑不我顾,翩然决南翔。
明朝指鲸波,高帆若云扬。
去矣各异国,有意徒相望。
《送王推官赴官谯阳》【明·高启】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频年劳吁谟,欲补千百疮。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且为有万死,圣明察臣狂。臣言倘获施,立能致时康。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谓宜只召见,拜起随班行。上殿笏画地,论奏尽敷详。如何竟报缺,不得瞻清光。一官非所愿,欲令赴蛮荒。徘徊出都门,风雨湿晓装。行行过吴洲,木叶秋始黄。逢予解鞍饮,激烈椎酒床。平生忧时心,辛苦不自忘。颇闻到官所,此去路尚长。红日出雾迟,孤城海茫茫。遗民似猿鹿,山谷多惊藏。繁英艳踯躅,琐实推槟榔。瘴疠况时作,投老恐子伤。何不且少留,共骛豪华乡。子笑不我顾,翩然决南翔。明朝指鲸波,高帆若云扬。去矣各异国,有意徒相望。
https://shici.929r.com/shici/iuneAfK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