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孤舟寄一僧,远烦相觅到金陵。
青衫愧逐尘中马,白拂看麾座上蝇。
事去南朝犹有恨,梦归北郭已无凭。
文章何用虚叨禄,只合从师问上乘。
风雨孤舟寄一僧,远烦相觅到金陵。
青衫愧逐尘中马,白拂看麾座上蝇。
事去南朝犹有恨,梦归北郭已无凭。
文章何用虚叨禄,只合从师问上乘。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衍师见访钟山里第》描绘了诗人在风雨中乘舟拜访一位僧人的情景,表达了对僧人的敬仰和对自己世俗生活的感慨。首句“风雨孤舟寄一僧”形象地刻画了诗人身处风雨之中,独自驾舟寻访僧人的场景,显示出其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远烦相觅到金陵”则写出僧人不顾路途遥远,特意前来相见的深厚情谊,也暗示了诗人身处繁华都城金陵的孤独与寻求解脱的心境。“青衫愧逐尘中马,白拂看麾座上蝇”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自省,觉得自己的官服(青衫)如同尘土中的马,而僧人的白拂(拂尘)则象征着超脱尘世的清净。
“事去南朝犹有恨,梦归北郭已无凭”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南朝往事虽已逝去,但仍有遗憾,而回到内心宁静的家园(北郭)却已无法实现。最后,“文章何用虚叨禄,只合从师问上乘”直抒胸臆,诗人认为自己不应空有俸禄,而应向僧人学习更高深的佛法,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个人经历和对僧人的拜访,展现了诗人对世俗与出世的思考,以及对知识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忆我初度游上盘,问津原自天成寺。
是时秋老变山容,霜枫古柏纷丹翠。
坐我江山一览阁,成诗聊寄烟霞意。
云罩万松高绝处,虑不胜寒回六辔。
从兹结习镇相萦,频年便道辄停跸。
攀跻涉历既经惯,幽者毕探辽者至。
得愈多愈不忍置,更虞奔走劳执事。
因之卜筑择佳胜,雕斲不施敦简易。
朝往暮归乐无穷,得路安能忘所自。
繄余惕若庙廊者,岂宜耽适山林致。
田畴大隐倘可招,勤政咨诹共图治。
磊磊白石如□屯,苏诗说项石以尊。
我临定武寻遗迹,寒雅叫树山黄昏。
丹青思命传神手,塾师徒遇三家村。
规模才得具约略,若为祠宇若为门。
一峰已点长髭眼,三径应貌香光魂。
古屋萧萧阒以寂,疏松落落盘其根。
憩游为想韩苏躅,苔藓全蚀波涛痕。
由来忘筌乃近道,刻舟求者奚足论。
此物颇幸仇池石,至今安在高丽盆。
剪烛清吟参结习,地炉活火方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