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朱镇山中丞巡抚山东》
《寄朱镇山中丞巡抚山东》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青春琼树丽彤庭,玉斧登台鬓未星。

日近泰山多晓色,风行东海少尘冥。

得年不用移齐粟,考牧还闻诵鲁駉。

填抚正资清静理,片言肯向盖公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ūzhènshānzhōngchéngxúnshāndōng
míng / luóhóngxiān

qīngchūnqióngshùtóngtíngdēngtáibìnwèixīng

jìntàishānduōxiǎofēngxíngdōnghǎishǎochénmíng

niányòngkǎoháiwénsòngtáo

zhènzhèngqīngjìngpiànyánkěnxiànggàigōngtī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罗洪先的《寄朱镇山中丞巡抚山东》描绘了一幅春天清晨的景象,以赞美朱镇山中丞的政绩。首句“青春琼树丽彤庭”以瑰丽的春景比喻朱镇的政绩如琼树般璀璨,映照在朝廷之中。次句“玉斧登台鬓未星”暗示朱镇年纪轻轻就已担任要职,且才华出众。

“日近泰山多晓色”进一步描绘了山东地区早晨的清新气象,暗示朱镇的治理使得地方充满活力。而“风行东海少尘冥”则象征着海晏河清,他的行政举措使得东海般的政务清明,没有过多的纷扰。

“得年不用移齐粟,考牧还闻诵鲁駉”表达了对朱镇节俭和重视农事的赞扬,无需从别处调集粮食,当地百姓丰收,连畜牧业也呈现出繁荣景象。最后两句“填抚正资清静理,片言肯向盖公听”则高度评价朱镇的为政之道,他以清静无为的原则治理地方,愿意倾听百姓的声音,如同古代贤相盖公一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比喻,展现了朱镇山中丞的政绩和人格魅力,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敬仰和期待。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送高丽五明马

海波不动关梁通,虬髯使者来吴中。

名骓额间挂明月,四蹄犹带龙堆雪。

仰秣不受田家刍,太官之羊五味俱。

贤才万里不难致,糠秕不充旴老矣。

(0)

寄熊元修

佳儿发轫之官去,名父居閒味道腴。

诗卷剩添兵后作,酒尊常为客来沽。

江湖结社鸥盟冷,辽海还乡鹤梦孤。

烟水相望远相忆,寒云欲雪尽模糊。

(0)

结茅东郭岁晚言怀

过客应相笑,衰翁未得閒。

酒经方补注,诗稿又重删。

藜杖家家竹,篮舆处处山。

数朝天色冷,高卧掩柴关。

(0)

和临寒食有感五绝·其一

何处登临散客愁,千墩浦上听渔讴。

清明落尽梨花雪,能得春风几日游。

(0)

剑池曹广文送府学院检讨

峨峨虎丘山,湛湛剑池水。

水深人莫测,草生寒不萎。

世传龙祖剑,斫断苍云根。

千古两绝壁,铁花点苔痕。

僧厨转辘轳,阴厓落冰雪。

临池人有语,响答出林樾。

先生屡幽赏,盥濯弹琴鸣。

木石俱点头,鱼龙亦知音。

今居白玉堂,还念青山约。

群山与重游,增辉旧岩穴。

(0)

赠道传上人

偶识庐山远,山庄借屋居。

拨云分腊酒,踏雪送寒蔬。

门俯溪光迥,窗含野色虚。

相过两不厌,灯火案头书。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