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眷属何年别,长寿坛场近日开。
应是蜀人皆度了,法轮移向洛中来。
梓潼眷属何年别,长寿坛场近日开。
应是蜀人皆度了,法轮移向洛中来。
这四句诗是白居易在其《赠僧五首》中的一部分,展示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在此,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梓潼眷属何年别,长寿坛场近日开。"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时光流转、季节更迭的情景,其中“梓潼”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名称,这里用来表达时间的久远和对过往的回忆。而“眷属”一词,则透露出一种不舍之情。"长寿坛场近日开"则显示出一种庆典即将举行的情景,预示着一种喜悦或庄重的氛围。
"应是蜀人皆度了,法轮移向洛中来。"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佛教传播的期待和信仰。“蜀人”指的是四川地区的人民,而“皆度了”意味着他们都通过佛法得到了解脱或救赎。而“法轮”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象征着佛法的力量和普遍性。"移向洛中来"则预示着佛法的传播将从蜀地扩展到洛阳,这里的“洛中”可能指的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洛阳。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宗教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传播的美好愿望,以及对人们通过佛法得到心灵救赎的期待。白居易在这里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结束遥装异昔时,江头送尔一沾衣。
五年客殡依禅寂,千里香魂与梦归。
闺美欲书碑易尽,龙封新斸草应稀。
西山便想西湖是,云树深深谷鸟飞。
春秧夏苗秋遂穫,官赋私逋都了却。
鸡豚社酒赛丰年,醉唱村歌舞村乐。
鼓笛有声无曲谱,布衫颠倒傞傞舞。
欲识太平真气象,试看此画有佳趣。
管弦声按宫商发,细转柳腰花十八。
罗帏绣幕拂香风,九酝葡萄金盏滑。
王孙公子巧欢娱,勿将富贵笑田夫。
非渠耕稼饱君腹,问有黄金可乐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