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僧五首.清闲上人》
《赠僧五首.清闲上人》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梓潼眷属何年别,长寿坛场近日开。

应是蜀人皆度了,法轮移向洛中来。

(0)
注释
梓潼:古地名,今四川梓潼,有道教圣地七曲山大庙。
眷属:亲属,家人。
何年别:何时分别。
长寿坛场:指道教的祭祀场所。
近日开:最近开启或举行。
蜀人:指四川地区的人们。
皆度了:都度过了困难,或理解为都领悟了道义。
法轮:佛教术语,象征佛法的传播。
洛中:洛阳,古都,这里代指中原地区。
翻译
在何时与梓潼的亲人们离别,长寿坛的仪式最近又开始举行。
想必是蜀地的人们都度过了难关,佛法之轮已经转向洛阳而来。
鉴赏

这四句诗是白居易在其《赠僧五首》中的一部分,展示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在此,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梓潼眷属何年别,长寿坛场近日开。"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时光流转、季节更迭的情景,其中“梓潼”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名称,这里用来表达时间的久远和对过往的回忆。而“眷属”一词,则透露出一种不舍之情。"长寿坛场近日开"则显示出一种庆典即将举行的情景,预示着一种喜悦或庄重的氛围。

"应是蜀人皆度了,法轮移向洛中来。"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佛教传播的期待和信仰。“蜀人”指的是四川地区的人民,而“皆度了”意味着他们都通过佛法得到了解脱或救赎。而“法轮”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象征着佛法的力量和普遍性。"移向洛中来"则预示着佛法的传播将从蜀地扩展到洛阳,这里的“洛中”可能指的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洛阳。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宗教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传播的美好愿望,以及对人们通过佛法得到心灵救赎的期待。白居易在这里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眠轻

眠轻梦不定,晨户入疏风。

清坐一遐想,古人皆大空。

少言训俗客,忍事付天公。

祇了此生足,不嗟吾道穷。

(0)

送先室归葬西山

结束遥装异昔时,江头送尔一沾衣。

五年客殡依禅寂,千里香魂与梦归。

闺美欲书碑易尽,龙封新斸草应稀。

西山便想西湖是,云树深深谷鸟飞。

(0)

上丞相寿·其二

后汉今周喜再昌,无人金阙议边兵。

二仪清浊还高下,万国笙歌醉太平。

(0)

题申季山所藏李伯时画村田乐图

春秧夏苗秋遂穫,官赋私逋都了却。

鸡豚社酒赛丰年,醉唱村歌舞村乐。

鼓笛有声无曲谱,布衫颠倒傞傞舞。

欲识太平真气象,试看此画有佳趣。

管弦声按宫商发,细转柳腰花十八。

罗帏绣幕拂香风,九酝葡萄金盏滑。

王孙公子巧欢娱,勿将富贵笑田夫。

非渠耕稼饱君腹,问有黄金可乐无。

(0)

久寓泉南待一故人消息桂隐诸葛如晦谓客舍不可住借一园亭安下即事凡有十首·其三

寄迹小园中,数椽亦潇洒。

主人既相知,此地可久假。

县官送月粮,邻翁供菜把。

咫尺是屠门,亦有卖鲜者。

里巷通往来,欲结鸡豚社。

(0)

赠张季冶

秋扇交情薄,儒衣行路难。

纵怀千里志,也要一枝安。

梦绕梅花帐,愁生苜蓿盘。

从来食肉相,千万强加餐。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