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渐近清明,其柰透帘风雨。
枕冷衾单,还似去年辛苦。
密函欲寄先弹泪,湿尽锦笺词句。
怕因循、过了杏花时候,委春尘土。
黯凝思、记小阑深处,乱划钗痕无数。
杳杳重闺,自此便成睽阻。
落红万一侵罗袜,愁粉啼脂慵顾。
怅楼东、纵有珍珠盈斛,凭谁缄与。
韶光渐近清明,其柰透帘风雨。
枕冷衾单,还似去年辛苦。
密函欲寄先弹泪,湿尽锦笺词句。
怕因循、过了杏花时候,委春尘土。
黯凝思、记小阑深处,乱划钗痕无数。
杳杳重闺,自此便成睽阻。
落红万一侵罗袜,愁粉啼脂慵顾。
怅楼东、纵有珍珠盈斛,凭谁缄与。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汪东所作的《陌上花》,以清明时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韶光渐近清明”点明了时令,清明临近,暗示着春天将逝,引发对过去的回忆。接下来的“其柰透帘风雨”描绘出风雨透过窗帘的情景,不仅渲染了凄凉氛围,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纷扰与无奈。
“枕冷衾单,还似去年辛苦”通过生活细节,勾勒出诗人孤独凄苦的心境,与去年相似,显示出生活的艰难和情感的持久。接着,“密函欲寄先弹泪”表达出诗人想要传达思念却难以启齿的悲痛,泪水打湿了写满情词的信笺。
“怕因循、过了杏花时候,委春尘土”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无情,担心错过杏花盛开的季节,美好的春光将被尘土掩埋,寓意着美好事物的易逝和无法把握。
“黯凝思、记小阑深处,乱划钗痕无数”回忆起往昔在小阑深处的甜蜜时光,但如今只能独自黯然神伤,刻画出深深的思念和失落。
“杳杳重闺,自此便成睽阻”描述了两人从此分隔两地,音讯难通的境况,加重了诗人的情感负担。最后,“落红万一侵罗袜,愁粉啼脂慵顾”以落花比喻分离,表达出对对方的深深牵挂,而自己却无心打扮,沉浸在愁苦之中。
“怅楼东、纵有珍珠盈斛,凭谁缄与”以珍珠喻指珍贵的感情,即使有再多的思念也无法传递,表达了诗人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细腻,通过清明时节的景色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