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碧云横,映夕照、深掩翠帷。
纹窗外、碧桃含笑,薄云燕支。
静女羞回红粉靥,仙姝争试茜罗衣。
看树头、天际两般霞,交映时。循苔径,沿碧溪。
藉幽草,绕疏篱。挈景仁茶具,来就花枝。
三月绿阴生子晚,一奁红雪靧儿迟。
又小楼、一桁绣帘斜,双燕归。
天碧云横,映夕照、深掩翠帷。
纹窗外、碧桃含笑,薄云燕支。
静女羞回红粉靥,仙姝争试茜罗衣。
看树头、天际两般霞,交映时。循苔径,沿碧溪。
藉幽草,绕疏篱。挈景仁茶具,来就花枝。
三月绿阴生子晚,一奁红雪靧儿迟。
又小楼、一桁绣帘斜,双燕归。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清新宁静画面。"天碧云横",天空湛蓝,云彩轻柔,夕阳余晖映照在翠绿色的帷幕上,显得格外幽深。窗外的碧桃含苞待放,仿佛带着一抹淡淡的胭脂色,象征着春意盎然。静谧中,女子们羞涩地低头,红晕染上了脸颊,仙子般的她们则竞相试穿红色罗衣,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艳丽。
词人视线转向窗外,只见天边的晚霞与桃花相互映衬,色彩斑斓。接着,他漫步在青苔小径和碧绿溪流旁,采摘花草,携带着精致的茶具,来到花树下,享受这宁静的时光。三月的绿荫下,新叶生长得稍晚,而那红色的花瓣如同雪一般洁白,让人感到春天的细腻与娇嫩。
最后,词人目光落在小楼上,绣帘半卷,双燕归巢,增添了家园的温馨与和谐。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傍晚的景色,以及人们在其中的闲适生活,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士大夫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