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约楼前落叶黄,朝来玉折报潘郎。
一区每叹如悬磬,三版俄惊戒若堂。
泉石半生闲日月,丝纶馀事入文章。
但应祗有凋零恨,雁尽云空不见行。
沈约楼前落叶黄,朝来玉折报潘郎。
一区每叹如悬磬,三版俄惊戒若堂。
泉石半生闲日月,丝纶馀事入文章。
但应祗有凋零恨,雁尽云空不见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哭潘义荣二首(其一)》。沈约为古代文人,诗中以“沈约楼前落叶黄”起笔,描绘了一幅秋意浓厚的画面,暗示了潘义荣的离世如同落叶般凋零。接下来,“朝来玉折报潘郎”表达了对潘义荣突然去世的震惊和哀悼,犹如玉折一般脆弱。
“一区每叹如悬磬”比喻潘义荣生活清贫,常感叹财物匮乏,而“三版俄惊戒若堂”则形容他学问深厚,却突然离世,仿佛学堂中的警钟骤响。诗人回忆潘义荣半生与山水为伴,将闲适的生活融入诗文之中,显示出他的才情。
最后两句“但应祗有凋零恨,雁尽云空不见行”,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潘义荣逝去的无尽哀思,如同大雁消失在空旷的天际,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哀于景,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
甲馆连甍起,閒轩胜景开。
谁言居戚里,宛似入蓬莱。
树接天家近,山从上苑回。
凉飙排闼至,空翠拂檐来。
竹粉飘琴荐,松花落酒杯。
莺啼烟外柳,鹤卧雨中苔。
寄兴多佳赏,陪游得上才。
永和千载远,文采共昭回。
我来故里翻成客,邂逅逢君如旧识。
栖云精舍竹林中,暂见仍分端可惜。
洞庭水落秋风惊,汀洲白芷红兰生。
江头把酒送君别,早潮催送仙舟轻。
明朝我欲辞家去,吴云近接神京树。
苍龙阙下有佳期,月转花枝同候曙。
我闻仙霞景,未识仙霞洲。
三山横紫翠,影落七闽秋。
前贤读书处,占尽仙霞趣。
结绮排空来,流晖浮野去。
之子非庸人,霞洲卧几春。
朅来应明诏,侍从依紫宸。
徒凝霞洲想,难遂霞洲赏。
会待功成时,拂衣许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