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平道中》
《临平道中》全文
宋 / 释道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风蒲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

(0)
注释
临平:指临平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东北。
风蒲猎猎:风吹蒲草发出的声响。
蒲,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蒲草,茎可供编织用。
猎猎,形容风声的象声词。
欲立:想要站立。
这里是蜻蜓想要在蒲草上停留的意思。
藕花:荷花。
汀洲:水中平地或水边平地,这里指汀洲间的水面。
翻译
水边的香蒲长得又嫩又长,微风吹来,蒲叶摇曳多姿,发出猎猎的响声,卖弄它那轻盈的体态和柔媚的舞姿。蜻蜓飞来,想要在蒲草的叶尖上停留,却不能自由自在地立稳。
农历五月间,走在临平山下的路上,可以欣赏到汀洲间的水面上,盛开着许多鲜艳的荷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临平道中五月时节的自然风光,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细腻的情感。

首句“风蒲猎猎弄轻柔”,以“猎猎”形容风声,形象地展现了风吹动蒲草时的动态美,同时“弄轻柔”则赋予了这种景象一种活泼与温柔的气息,仿佛蒲草在风中轻轻摇曳,展现出一种轻盈的姿态。

次句“欲立蜻蜓不自由”,通过蜻蜓这一小生物的视角,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蜻蜓想要站立却难以保持平衡的状态,既表现了蜻蜓的可爱与脆弱,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存在的不易与和谐共存的微妙关系。

第三句“五月临平山下路”,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中。五月,正是江南水乡荷花盛开的季节;临平山下的道路,则是诗人行进的路径,这样的设定为后续的景物描写提供了舞台。

最后一句“藕花无数满汀洲”,以“无数”强调了荷花的数量之多,而“满汀洲”则描绘出一片荷花覆盖整个河洲的壮观景象。荷花的盛开不仅渲染了夏日的生机与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临平道中五月时节的自然美景,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也有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

作者介绍

释道潜
朝代:宋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猜你喜欢

冬中至玉泉山寺属穷阴冰闭崖谷无色及仲春行县复往焉故有此作

灵境信幽绝,芳时重暄妍。

再来及兹胜,一遇非无缘。

万木柔可结,千花敷欲然。

松间鸣好鸟,竹下流清泉。

石壁开精舍,金光照法筵。

真空本自寂,假有聊相宣。

复此灰心者,仍追巢顶禅。

简书虽有畏,身世亦相捐。

(0)

东湖临泛饯王司马

南土秋虽半,东湖草未黄。

聊乘风日好,来汎芰荷香。

兰棹无劳速,菱歌不厌长。

忽怀京洛去,难与共清光。

(0)

送赵侍御归上都

骢马五花毛,青云归处高。

霜随驱夏暑,风逐振江涛。

执简皆推直,勤王岂告劳。

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

(0)

送二十二兄北游寻罗中

斗柄欲东指,吾兄方北游。

无媒谒明主,失计干诸侯。

夜雪入穿履,朝霜凝敝裘。

遥知客舍饮,醉里闻春鸠。

(0)

春兴思南山旧庐招柳建正字

终岁不得意,春风今复来。

自怜蓬鬓改,羞见梨花开。

西掖诚可恋,南山思早回。

园庐幸接近,相与归蒿莱。

(0)

刺左臂膊诗

昔日已前家未贫,苦将钱物结交亲。

如今失路寻知己,行尽关山无一人。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