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金山寺四首·其二》
《登金山寺四首·其二》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水国开金界,江天耸玉台。

中流双砥柱,一水两蓬莱。

古刹临无地,毫光接上台。

凭高最箫瑟,风雨隔江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象与诗人登临之感。首句“水国开金界”,以“金界”形容金山寺所在之地,既突出了金山寺的辉煌,也暗示了其在水国中的独特地位。接着,“江天耸玉台”一句,将金山寺比作耸立于江天之间的玉台,形象地展现了其高耸入云的气势。

“中流双砥柱,一水两蓬莱”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金山寺所在的江面比作波涛汹涌的大海,而金山寺则如同海中的砥柱,稳如磐石,又仿佛是仙境中的蓬莱,令人向往。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金山寺的地理位置险要,更赋予了它超凡脱俗的意境。

“古刹临无地,毫光接上台”进一步渲染了金山寺的神秘与庄严。古刹似乎直接矗立在虚空之中,与天空相连,毫光闪耀,仿佛连接着更高的境界。这不仅表现了金山寺的崇高地位,也暗示了其内在的精神力量。

最后,“凭高最萧瑟,风雨隔江来”两句,通过描写站在高处所感受到的清冷与风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站在金山寺之上,面对着江面的风雨,诗人或许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深沉,这种感受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次韵衡山徐监酒同考府学试八首·其八

祝融峰下筑糟邱,此段输君第一流。

误到尘中踏尘土,却思江上驾渔舟。

(0)

次韵谢姜自明秀才示卷诗

高人贵寡和,不顾世俗非。

君歌阳春曲,调与众耳违。

朱弦古时瑟,素积前朝衣。

享我太羹馔,枯肠饫晨饥。

赠我和氏璧,茅檐发霄晖。

平生织流黄,忽受古锦机。

愧非钟子鉴,空枉伯牙徽。

(0)

次韵张部门直庐观梅

不是生前有俗缘,等闲抛得傍湖园。

多情省户寒梅色,为洗朝靴晓冻痕。

颇记高堂金字榜,曾陪居士瘿藤尊。

花前敛板谈官事,知犯新条第几门。

(0)

游延庆寺

急雨泷危石,横云焘古碑。

入山芒屦湿,归路角巾攲。

中湿连宵病,平生此段奇。

只今酬妙句,犹自爱当时。

(0)

清凉寺

楚甸延诗眼,台城壮酒杯。

山连京口去,江自锦官来。

百榼浇难下,千篇勇莫裁。

非君湖海气,谁禁此崔嵬。

(0)

送曹提干归永嘉兼寄陈君举舍人·其二

问讯东嘉老紫薇,年来多病世人知。

坐亲红炭犹觞客,日饭黄芽未废诗。

左氏释经工定了,周官著论梦应衰。

西清眷眷君王意,欲唤申公草汉仪。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