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东方欲辨晨,强扶衰惫起冠绅。
差贤眇者与跛者,窃比封人祝圣人。
野老岂知蒙帝力,农夫稍有告余春。
不须景慕斜川叟,且作田间击壤民。
报道东方欲辨晨,强扶衰惫起冠绅。
差贤眇者与跛者,窃比封人祝圣人。
野老岂知蒙帝力,农夫稍有告余春。
不须景慕斜川叟,且作田间击壤民。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创作的《天基节口占二首》(其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报道东方欲辨晨,强扶衰惫起冠绅。"
这两句描写的是清晨时分,天色渐明,诗人在这个时间里强打精神,整理好衣帽准备开始一天的活动。这不仅是对个人日常生活的刻画,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新的一天、新的人生阶段的期待与积极态度。
"差贤眇者与跛者,窃比封人祝圣人。"
这里写的是诗人对于自己才能的自信,同时也表现出了对那些不被重视、身有残疾之人的同情和理解。他们虽然在身体上有缺陷,但在精神或道德方面可能具有更高的价值,甚至可以与古代的贤者相比。
"野老岂知蒙帝力,农夫稍有告余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现实的观察。一个生活在乡间的老人可能不知道皇帝的恩泽,但他们仍旧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力量。而农夫们则在劳作中体会到季节的更替,春天即将来临。
"不须景慕斜川叟,且作田间击壤民。"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但同时也强调了现实生活中的务实态度。他选择在田野里劳动,与农夫们一起打理土地,这是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结合的一种体现。
整首诗通过描绘早晨起床、对人才的理解、自然与社会的观察以及个人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千厓苍苍倒石悬老桧,下瞰空阔森白根。
上有萦络斜下之瀑泉,下有缥缈半出之窗轩。
忽然渔舟散浦溆,疑是秦人桃花之仙源。
丛林尽处长堤绕,柳外沙边行客少。
汀烟漠漠不成雨,汀树疏疏似飞鸟。
依稀水槛知谁家,疑是唐人洗药之温日。
问君此地何处寻,可买不惜捐千金。
君言此亦盘谷境,我已先从画中隐。
嗟君才气何堂堂,胸藏霖雨未八荒。
平明走马入黄阁,日晏文书纷雁行。
峨峨奎章九天上,白日旌旗下仙仗。
秋风插翮高颉颃,虽有此境何由往。
丈夫英气多难攀,九环宝带怀青山。
辋川墅,龙门滩,会买青鞋待君还。
莫邪干将古神剑,得水化作双龙翔。
斗间宝气入江灭,波里金鳞翻日光。
道人笔锋如剑利,亦能化龙致神异。
黑风屃屃涛欲立,白日阴阴雨将至。
忽然逢之不敢窥,爪甲云气常淋漓。
便愁中夜雷霆怒,两龙乘云尽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