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为明代胡应麟所作《八哀诗》之一,悼念大司寇东吴王公世贞。诗中以磅礴之气概,描绘了王公的才华横溢与人生起伏,从其少年成名到官场沉浮,再到归隐田园,最后仙逝的全过程。
首段“洪荒忽中辟,宇宙钟人豪”开篇即以宏大的历史背景,点明王公乃天地间杰出之人。接着“间气五百年,一旦开皇朝”赞其非凡的才能,五百年后方显赫于世,开创了新的时代。
“天挺琅琊公,河汉骑斗杓”一句,以“琅琊公”喻指王公,形象地描绘其才华出众,犹如河汉中的斗杓,指引方向。接下来“题诗恼玉帝,谪籍游尘嚣”则展现了王公的文学才华,其作品甚至能令玉帝为之困扰,虽有谪籍之名,却在尘世间留下不朽的诗篇。
“肝肠错锦绣,咳唾垂兰苕”、“胸吞太湖水,笔涌耶溪涛”等句,进一步刻画了王公的文采斐然,其文章如同锦绣般华美,言语间皆是兰花般的高雅。其胸襟广阔,如太湖之水浩瀚无垠,笔力激荡,如同耶溪之涛汹涌澎湃。
“九岁咏凤凰,十龄题宝刀”、“十三作文赋,十九抟青霄”等描述了王公年少时的才华初现,展现出惊人的文学天赋。而“高才聚东井,散秩同西曹”则表明其才华不仅局限于文学,更在官场上有所建树。
“广心出皇古,奋臂追前茅”赞扬王公心怀天下,超越古代贤士,勇往直前。然而,“呜呼蓟门事,大纛摧鸣枭”暗示了王公在官场上的挫折与失落,最终“仓黄别上国,惕息还蓬蒿”。
归隐后的王公,“归来卧穷巷,削迹甘渔樵”,虽远离官场,但依然保持高洁的品格,享受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由。其“雄文凿混沌,大乐鸣英韶”、“东瀛极沧海,南纪逾铜标”等诗句,表达了王公对世界的广泛认知与深邃理解。
“八埏走琬琰,九域飞琼瑶”、“千金买只字,百镒酬挥毫”则体现了王公作品的珍贵与价值,其辞藻华丽,堪比古代经典。而“瑰辞匹坟典,丽句骈风骚”则进一步强调了王公文学成就的卓越。
“多闻失刘向,捷给凌枚皋”则以刘向与枚皋为比较对象,赞美王公学识渊博,思维敏捷。最后,“帝心亦简在,日夜驰干旄”、“东山乍一出,被发仍由巢”、“竺乾叩真诠,漆园明逍遥”等句,描绘了王公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以及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香云拂几席,甘露流天瓢”、“金棺下阊阖,玉树埋山坳”等描写,展现了王公逝世后,其灵魂得以超脱,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中华折天柱,下界闻鸾箫”则暗示了王公去世对国家的影响,以及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
“双虬去广汉,八骏升岧峣”、“玄丘见王母,白云和长谣”等诗句,则描绘了王公死后,其灵魂与神仙相会,享受着永恒的安宁与快乐。
“乾坤失盟主,海岳颓高标”则表达了对王公逝世的深切哀悼,认为世界失去了一个伟大的领袖,山河也因之黯淡无光。最后,“安得跨大鹏,万里随神飙”表达了对王公的无限怀念与敬仰,希望能在未来的世界中再次见到这位伟大的人物。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情感和磅礴的气势,生动地展现了王公的生平事迹与文学成就,以及人们对他的深深怀念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