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空阶絮语,不知何处,愁人偏切。
金井银床,一夜碎啼明月。
怪杀天涯荡子,禁得过、凉天时节。声暗咽。
暮灯初起,晓钟才歇。
可怜枕上关山,被片晌凄凉,惊回蝴蝶。
独院孤衾,此际更和谁说。
追忆金笼闲斗,佯输与、一双条脱。
空怅别,雕阑桂花如雪。
向空阶絮语,不知何处,愁人偏切。
金井银床,一夜碎啼明月。
怪杀天涯荡子,禁得过、凉天时节。声暗咽。
暮灯初起,晓钟才歇。
可怜枕上关山,被片晌凄凉,惊回蝴蝶。
独院孤衾,此际更和谁说。
追忆金笼闲斗,佯输与、一双条脱。
空怅别,雕阑桂花如雪。
这首明代末期的词作《玉漏迟·咏促织》由彭孙贻所作,以促织(秋天的蟋蟀)为题材,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词中,促织在空阶上低语,其哀怨之声仿佛触动了远方游子的心弦,尤其是对于那些身处异乡的人,这声音显得格外刺耳,如同金井银床(富丽的床铺)上的破碎哭泣,在明亮的月光下回荡。
词人感叹天涯浪子难以承受这秋夜的凉意,而那促织的幽咽声在暮色中的灯光初起和晓钟声歇之间,更显寂寥。接着,他描绘了枕上人因思乡之情而从梦境中惊醒,如同蝴蝶般短暂的欢愉瞬间消逝,只剩下孤衾独眠的凄凉。
词人回忆起往昔与促织相伴的日子,它们曾悠闲地在金笼中斗乐,如今却只能空自怀念。最后,他以雕阑桂花的洁白,象征着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无尽哀愁,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促织的鸣叫与人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生活的孤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