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离家月再圆,船头插柳记流年。
短衣乌帽四千里,落花游丝三月天。
梦里松楸隔吴越,眼前行李到幽燕。
流光倏忽不相惜,几时归种山阴田。
不觉离家月再圆,船头插柳记流年。
短衣乌帽四千里,落花游丝三月天。
梦里松楸隔吴越,眼前行李到幽燕。
流光倏忽不相惜,几时归种山阴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家远行的情景,以清明节为背景。首句"不觉离家月再圆"表达了时间流逝之快,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船头插柳记流年"则通过插柳这一习俗,寄托着对岁月更迭的感慨。
"短衣乌帽四千里"写出了诗人的旅途遥远和简朴的行装,暗示了旅途的艰辛。"落花游丝三月天"则借春日景象,渲染出离别时的感伤氛围,以及对故乡春天的美好回忆。
"梦里松楸隔吴越"进一步表达了对家乡亲友的怀念,以及地理上的遥远。"眼前行李到幽燕"则描述了诗人到达目的地,眼前的景象与心中家乡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流光倏忽不相惜,几时归种山阴田"直抒胸臆,感叹时光飞逝,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过上宁静的田园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