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黄颇归袁》
《送黄颇归袁》全文
唐 / 姚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莫倦连期在醉乡,孔门多恋惜分行。

文章声价从来重,霄汉途程此去长。

何处听猿临万壑,几宿因月滞三湘。

炉峰若上应相忆,不得同过惠远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huángguīyuán
táng / yáo

juànliánzàizuìxiāngkǒngménduōliànfēnxíng
wénzhāngshēngjiàcóngláizhòng

xiāohànchéngcháng
chùtīngyuánlínwàn宿yīnyuèzhìsānxiāng

fēngruòshàngyìngxiāngtóngguòhuìyuǎnfáng

翻译
不要厌倦连续的聚会于醉乡,孔子门徒常有深情厚谊。
自古以来,文章的价值就很高,这次的旅程就像登天一样漫长。
在何处能听到猿猴的哀鸣,沿着千山万壑?又会在多少个夜晚因月色而逗留在湘江边。
如果登上炉峰,你应该会想起我,可惜不能一同拜访惠远大师的居所。
注释
倦:厌倦。
连期:连续的聚会。
孔门:指孔子的门徒,儒家学派。
声价:声誉和价值。
霄汉:天空,这里比喻高远的目标。
炉峰:可能指名胜之地,也可能暗指某人的居所。
惠远房:可能指某个著名僧人或文人住所,如佛教中的惠远大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鹄所作,名为《送黄颇归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惜别之情和对文章声价的重视。

"莫倦连期在醉乡,孔门多恋惜分行。"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聚会时的欢乐景象,以及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勉励、珍惜每一次的分离。"醉乡"比喻人们在快乐和友情中忘却烦恼,而"孔门"则指向儒家学派,强调了文人之间对知识和学问的重视。

"文章声价从来重,霄汉途程此去长。"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文学创作的尊崇,以及对于友人归去路途遥远的感慨。"文章声价"指的是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声望,而"霄汉途程"则形容归家的道路艰辛且漫长。

"何处听猿临万壑,几宿因月滞三湘。" 这两句通过听猿啼鸣的声音来表达对朋友离别的哀愁,以及因为月光而延缓行程的意境。"何处"表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相见时机的不确定性,而"几宿因月滞三湘"则描绘出夜晚因月色而停留,增加了离别的情感深度。

"炉峰若上应相忆,不得同过惠远房。"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共同经历的回忆,以及未能共享美好时光的遗憾。"炉峰若上"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而"不得同过惠远房"则表明了无法与朋友一起享受那份宁静和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和学问的重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

作者介绍

姚鹄
朝代:唐

姚鹄,字居云。蜀中(四川中部)人。诗人。姚鹄(hú)早年时期隐居蜀中,经常出入当时好士公卿之席幕。于会昌三年(843)经宰相李德裕的推荐,进士及第。咸通十一年(870),姚鹄累官至江南东道台州刺史。姚鹄工诗善文,元代人辛文房谓姚鹄“吏材文价,俱不甚超。”《唐才子传》,然而故震亨却称赞其诗为“清泼而不可多得”《唐音癸签》。姚鹄留诗词共三十七首。
猜你喜欢

苏知县能染时赋役频繁负郭之田十卖八九民力已尽催科不休诗中言及之俾知民间艰难云·其一

小邑何烦命世豪,割鸡宁复用牛刀。

桃开古县春风暖,琴鼓虚堂夜月高。

满腹仁慈遵孔孟,异时功业继萧曹。

兴来笔下烟云起,千尺龙蛇舞海涛。

(0)

幽怀

不染纤尘六十年,梦魂长是寄林泉。

闲拖竹杖云边坐,醉脱蓑衣石上眠。

涧水煮茶和月汲,地炉收叶带霜然。

平生湖海知心少,惟结山猿野鹤缘。

(0)

二月江城见梅二首·其二

桃杏纷纷正得时,疏梅高洁合知几。

如何万卉娇春日,犹有孤芳驻夕晖。

未要板桥寻蜡屐,最宜沙路试罗衣。

轻鞋小扇孤山下,绝胜逋仙踏雪归。

(0)

次密印精蓝光上人韵二首·其二

石边清睡醒,松下独吟馀。

小径云收后,空林月上初。

梅香凝几案,竹影扫阶除。

湛湛长空净,纤埃半点无。

(0)

午梦感邯郸旧事

清睡午炊香,槐安仕路长。

征辽辞激切,忧国志忠刚。

赴召新承宠,遭谗复致殃。

危疑忽惊悟,大笑海蟾凉。

(0)

幽居杂兴

疏斋清夜醒,修径白云长。

袖归南山影,心潜上国光。

西风岩桂老,细雨野椒黄。

地僻人踪少,烟扉开竹房。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