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部乐.癸未中秋》
《三部乐.癸未中秋》全文
清 / 刘永济   形式: 词

霓节行空,映万顷玉烟,伫寒凝白。

素辉多处,知在谁家瑶席。

有人正、伤别伤秋,剩趁歌伴酒,翠鬟偷泣。

甚时说与,雁断鱼沉消息。

寻思十年梦影,够教人瘦损,教人凄恻。

那堪羽裳曲改,银桥尘隔。

莽天涯、冷蓬乱荻,都不是、瀛壶旧色。

悲调漫擪,残枝外、何限惊翮。

(0)
鉴赏

这首《三部乐》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刘永济所作,描绘了癸未年中秋节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哀愁与思念之情。

开篇“霓节行空,映万顷玉烟,伫寒凝白”,以空中飘动的霓裳与月光下的玉烟相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素辉多处,知在谁家瑶席”一句,将目光转向人间,暗示着佳节之夜,无论何处都洋溢着欢聚的气氛,但同时也暗含着对离人的思念。

“有人正、伤别伤秋,剩趁歌伴酒,翠鬟偷泣”描绘了一幅女子在节日中因思念远方亲人而黯然神伤的画面,通过“剩趁歌伴酒”和“翠鬟偷泣”两个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甚时说与,雁断鱼沉消息”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念之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挂念,以及对通信中断的无奈与哀愁。

接下来的“寻思十年梦影,够教人瘦损,教人凄恻”则将时间拉长,从眼前的中秋之夜延伸至过去的十年,强调了思念之深,以至于让人心力交瘁,情感凄凉。

“那堪羽裳曲改,银桥尘隔”两句,通过“羽裳曲改”和“银桥尘隔”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无奈与哀叹。

最后,“莽天涯、冷蓬乱荻,都不是、瀛壶旧色”一句,将思绪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间,指出即便是在遥远的地方,也无法找到往日的宁静与美好,进一步强化了主题的哀愁与失落感。

“悲调漫擪,残枝外、何限惊翮”则以音乐的悲凉与自然界中鸟儿的惊飞,作为收尾,寓意深远,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整个社会、时代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三部乐》以中秋佳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离别、思念、时光流逝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

作者介绍
刘永济

刘永济
朝代:清

刘永济(1887一1966) ,男,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湖南省新宁县人。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历任长沙中学教师,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文学史教研组主任。湖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文学评论》编委。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猜你喜欢

鹭鸶笼

笼中白发双鹭鸶,点缀园景近水湄。

随时食宿且得意,不须珠帘绣柱围。

野凫天际翩其飞,忽集笼上侧眼窥。

昂昂似诩无羁束,不知双鹭还相嗤。

笼中稻粱差足饱,无心远举云霞表。

江上渔翁富网罗,安得雌雄镇相保。

(0)

夏日北远山村泛舟·其一

苇岸沙汀曲复斜,溪村一棹玩清嘉。

田间野老骑秧马,术上牯牛转水车。

试舞鹤雏双羽襹,学讴牧竖数声哑。

迎眸好景披图画,何异游仙泛若耶。

(0)

夜雨·其一

欹枕檐泉滴,甘膏入夜零。

麦苗思里沃,蕉叶响中青。

不苦无眠闷,惟欣有点听。

忘言清漏永,真合雨称灵。

(0)

拨剌吟

拨剌复拨剌,回塘渌波活。

藻荇才梳翠,澄鲜液池阔。

锦鳞识筛候,游泳其尾鱍。

如鸟孳春日,如鹿鸣秋末。

万物各有时,至理不可夺。

惟人秉最灵,冬裘而夏葛。

此中苟有蔽,彝伦反不达。

所以圣人道,食饮于饥渴。

(0)

庄亲王失子诗以慰之·其四

涕泪夫如何,念昔同书窗。

诚拟圭璋器,佐予理庙廊。

云胡菁葱枝,当春遽萎黄。

万化自兹尽,剩有空名扬。

(0)

题周鲲山水册页·其五

瀑布半空垂,香炉春霭时。

幽人趺膝坐,童子抱琴随。

玉笋天边矗,菱花镜面披。

分明山水趣,山水是钟期。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