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见桥边荇叶新,兰舟枕水楫生尘。
从来不是无莲采,十顷莲塘卖与人。
愁见桥边荇叶新,兰舟枕水楫生尘。
从来不是无莲采,十顷莲塘卖与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感慨。
"愁见桥边荇叶新,兰舟枕水楫生尘。"
这里,诗人以"愁见"开篇,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桥边的荇菜(一种野生的水生植物)长得鲜嫩,这是春天到来的一种标志。而"兰舟枕水楫生尘"则描写了小船停靠在水边,船上的帆篷因久置而积满了灰尘。这里的"兰舟"和"水楫"都营造了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但这个景象与诗人的愁绪形成对比,显示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外界的宁静并不相符。
"从来不是无莲采,十顷莲塘卖与人。"
这两句诗转换了语气,从描写自然景观转向生活现实。"从来不是无莲采"意味着过去总是有人采摘荷花,但现在却不同了。"十顷莲塘卖与人"则表明那些美丽的荷塘被出售给他人,这里的"十顷"可能并非真实数字,而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用以强调荷塘之多和诗人心中的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变迁时的感慨。这里的"莲"既是荷花,也隐喻着纯洁、高尚的理想和追求。而诗人的愁绪,则反映出他对失去这些美好的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