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娘墓上玉箫声,十五当垆巧笑迎。
一自君王能好色,至今吴女尽倾城。
真娘墓上玉箫声,十五当垆巧笑迎。
一自君王能好色,至今吴女尽倾城。
这首诗描绘了真娘墓上那悠扬的玉箫声,以及十五岁少女当垆卖酒时的巧笑盈盈,生动地展现了古代江南女子的柔美与风情。接着诗人巧妙地将这一场景与历史故事相联系,指出自从君王喜好美色之后,吴地女子便个个倾国倾城,暗示了美色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不仅赞美了女子的美貌,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语言流畅,情感丰富,富有画面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腊雪犹凝,东风递暖,江南梅早先拆。
一枝经晓芬芳,几处漏春信息。
孤根寒艳,料化工、别施恩力。
迥不与、桃李争妍,自称寿阳妆饰。
雪烂熳、怨蝶未知,嗟燕孤、画楼绮陌。
暗香空写银笺,素艳谩传妙笔。
王孙轻顾,便好与、移栽京国。
更免逐、羌管凋零,冷落暮山寒驿。
晓来凉气满芙蓉。日到竹阴东。
称觞歌袖三千指,屏星畔、绕绿围红。
茱糁百杯秋色,桂华十里西风。生朝对饮菊花丛。
九日一樽同。文章歆向家声旧,便应去、黄阁从容。
唤起仙翁为寿,种成千岁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