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如月婉如春,堤上楼边总丽人。
柳汁染将袍已嫩,梨花吹落粉痕新。
瑈帘欲度閒仙语,宝屐初移拾翠尘。
宋玉也知空作赋,越姬十倍胜东邻。
亭亭如月婉如春,堤上楼边总丽人。
柳汁染将袍已嫩,梨花吹落粉痕新。
瑈帘欲度閒仙语,宝屐初移拾翠尘。
宋玉也知空作赋,越姬十倍胜东邻。
这首《踏堤曲(其四)》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踏堤的美丽画卷。
首句“亭亭如月婉如春”,以月喻人,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高雅与柔美,仿佛春日里最温柔的月光。接下来,“堤上楼边总丽人”则进一步点明了地点,将女子置于春日的堤岸与楼阁之间,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场景氛围。
“柳汁染将袍已嫩,梨花吹落粉痕新”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春日景色的变化。柳汁染绿了女子的衣袍,梨花飘落,留下新的粉痕,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映衬出女子的娇美与活力。
“瑈帘欲度闲仙语,宝屐初移拾翠尘”两句,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优雅与神秘。瑈帘轻动,似乎传来仙人的低语;女子轻移宝履,踏过翠绿的尘土,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轻盈与高贵。
最后,“宋玉也知空作赋,越姬十倍胜东邻”两句,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女子美貌的赞美。宋玉曾为东邻美女作赋,而这位越姬的美貌却远超东邻,不仅体现了女子的绝世容颜,也暗含了对女性美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致和女子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热爱与赞美之情。
跻险筑幽居,披云卧石门。
苔滑谁能步,葛弱岂可扪。
袅袅秋风过,萋萋春草繁。
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
芳尘凝瑶席,清醑满金樽。
洞庭空波澜,桂枝徒攀翻。
结念属霄汉,孤景莫与谖。
俯濯石下潭,俯看条上猿。
早闻夕飙急,晚见朝日暾。
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
感往虑有复,理来情无存。
庶持乘日车,得以慰营魂。
匪为众人说,冀与智者论。
十五属平阳,因来入建章。
主家能教舞,城中巧画妆。
低鬟向绮席,举袖拂花黄。
烛送空回影,衫传箧里香。
当由好留客,故作舞衣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