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庾岭头提不起,卢老蒙山俱失利。
后人不解革前非,递相欺诳真儿戏。
老岩不负灵山记,飏下金襕如弊屣。
直饶灭却不传底,争似莫遭渠钝置。
破庵一语如雷霆,聋者有耳那得闻。
若谓不闻越情量,蹉过堂堂大人相。
大庾岭头提不起,卢老蒙山俱失利。
后人不解革前非,递相欺诳真儿戏。
老岩不负灵山记,飏下金襕如弊屣。
直饶灭却不传底,争似莫遭渠钝置。
破庵一语如雷霆,聋者有耳那得闻。
若谓不闻越情量,蹉过堂堂大人相。
这首诗《送岩运庵归四明》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独特的比喻和寓言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大庾岭头提不起,卢老蒙山俱失利”以大庾岭和卢老蒙山为喻,暗示人生的困境与挑战,无论多么努力,都可能无法克服。接着,“后人不解革前非,递相欺诳真儿戏”,指出人们往往不懂得反思过去,而是互相欺骗,如同儿戏般荒谬。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揭示了人性中的盲目与无知。
“老岩不负灵山记,飏下金襕如弊屣”中,“老岩”象征着坚守与智慧,“灵山记”代表了正确的道路或真理。“金襕”比喻珍贵之物,“弊屣”则指废弃之物。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坚持正确原则的重要性,即使在物质上有所损失,也远比违背原则要好。
“直饶灭却不传底,争似莫遭渠钝置”进一步阐述了坚持真理与原则的价值,即使面对困难甚至牺牲,也不应放弃追求真理的道路。最后,“破庵一语如雷霆,聋者有耳那得闻”用比喻的手法,说明了真理的威力,即便是聋子也能感受到其震撼。而“若谓不闻越情量,蹉过堂堂大人相”则强调了忽视真理的严重性,可能会错过成为伟大人物的机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鼓励人们坚守真理,勇于面对挑战,不被表面的诱惑所迷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正的价值。
一抹晴空无际,烟光淡荡,微月当楼。
点缀平芜树色,暮霭初收。
断霞边、慈乌千点,看反哺、争择枝头。漫凝眸。
亲帏何处,旅梦难留。飕飕。
风吹鬓影,寒生肌粟,唤起千愁。
不堪回望旧家,庭院早惊秋。
忆当初、栖迟三楚,今日个、落拓湖州。愿难酬。
聊凭斑管,写我心忧。
冰绡在否。怎粉香脂色,零落如许。
几处芳丛,栩栩蘧蘧,落红犹忆前度。
凄凉不恨春如梦,恨梦也、寻常不做。
却输伊、安稳双飞,还到绣帘深处。
正是春深时候,铢衣晒粉薄,花韵阑午。
一半寒烟,一半荒芜,绿得南园凄楚。
杏花只在高楼上,休说起、江南风雨。
怕当时、画碧罗裙,也化仙魂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