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岩运庵归四明》
《送岩运庵归四明》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古风

大庾岭头提不起,卢老蒙山俱失利。

后人不解革前非,递相欺诳真儿戏。

老岩不负灵山记,飏下金襕如弊屣。

直饶灭却不传底,争似莫遭渠钝置。

破庵一语如雷霆,聋者有耳那得闻。

若谓不闻越情量,蹉过堂堂大人相。

(0)
鉴赏

这首诗《送岩运庵归四明》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独特的比喻和寓言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大庾岭头提不起,卢老蒙山俱失利”以大庾岭和卢老蒙山为喻,暗示人生的困境与挑战,无论多么努力,都可能无法克服。接着,“后人不解革前非,递相欺诳真儿戏”,指出人们往往不懂得反思过去,而是互相欺骗,如同儿戏般荒谬。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揭示了人性中的盲目与无知。

“老岩不负灵山记,飏下金襕如弊屣”中,“老岩”象征着坚守与智慧,“灵山记”代表了正确的道路或真理。“金襕”比喻珍贵之物,“弊屣”则指废弃之物。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坚持正确原则的重要性,即使在物质上有所损失,也远比违背原则要好。

“直饶灭却不传底,争似莫遭渠钝置”进一步阐述了坚持真理与原则的价值,即使面对困难甚至牺牲,也不应放弃追求真理的道路。最后,“破庵一语如雷霆,聋者有耳那得闻”用比喻的手法,说明了真理的威力,即便是聋子也能感受到其震撼。而“若谓不闻越情量,蹉过堂堂大人相”则强调了忽视真理的严重性,可能会错过成为伟大人物的机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鼓励人们坚守真理,勇于面对挑战,不被表面的诱惑所迷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正的价值。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玉蝴蝶.苕溪署中

一抹晴空无际,烟光淡荡,微月当楼。

点缀平芜树色,暮霭初收。

断霞边、慈乌千点,看反哺、争择枝头。漫凝眸。

亲帏何处,旅梦难留。飕飕。

风吹鬓影,寒生肌粟,唤起千愁。

不堪回望旧家,庭院早惊秋。

忆当初、栖迟三楚,今日个、落拓湖州。愿难酬。

聊凭斑管,写我心忧。

(0)

望江南.四首·其三

秦淮月,憔悴惜芳辰。

玉树歌残南部曲,金钲吹散秣陵春。屈指岁更频。

(0)

钗头凤.赛社

炉烟绕。香风到。满街锦绣光相耀。佳人在。红楼畔。

彩旗过也,侍儿低唤。看。看。看。邻姬道。今年好。

香车宝马知多少。天将晚。游人返。

夕阳西下,画帘闲捲。散。散。散。

(0)

绿意

冰绡在否。怎粉香脂色,零落如许。

几处芳丛,栩栩蘧蘧,落红犹忆前度。

凄凉不恨春如梦,恨梦也、寻常不做。

却输伊、安稳双飞,还到绣帘深处。

正是春深时候,铢衣晒粉薄,花韵阑午。

一半寒烟,一半荒芜,绿得南园凄楚。

杏花只在高楼上,休说起、江南风雨。

怕当时、画碧罗裙,也化仙魂飞去。

(0)

一斛珠.七夕

绮筵瓜果。今宵乞巧中庭坐。画屏秋冷云深锁。

小扇轻罗,点点飞萤火。

亚字栏低斜月过,露花浓滴花枝亸。

鹊桥度处轻云破。离别经年,泪洒珍珠颗。

(0)

豆叶黄.夜雨

丁冬玉漏又三更。雨滴檐铃不耐听。

小坐无人掩画屏。听声声。点滴空阶直到明。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