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绡在否。怎粉香脂色,零落如许。
几处芳丛,栩栩蘧蘧,落红犹忆前度。
凄凉不恨春如梦,恨梦也、寻常不做。
却输伊、安稳双飞,还到绣帘深处。
正是春深时候,铢衣晒粉薄,花韵阑午。
一半寒烟,一半荒芜,绿得南园凄楚。
杏花只在高楼上,休说起、江南风雨。
怕当时、画碧罗裙,也化仙魂飞去。
冰绡在否。怎粉香脂色,零落如许。
几处芳丛,栩栩蘧蘧,落红犹忆前度。
凄凉不恨春如梦,恨梦也、寻常不做。
却输伊、安稳双飞,还到绣帘深处。
正是春深时候,铢衣晒粉薄,花韵阑午。
一半寒烟,一半荒芜,绿得南园凄楚。
杏花只在高楼上,休说起、江南风雨。
怕当时、画碧罗裙,也化仙魂飞去。
这首诗《绿意》由清代诗人关锳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花落、绿意盎然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中以“冰绡”开篇,比喻花瓣的轻盈与脆弱,接着描述了花朵的凋零与零落,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通过“几处芳丛,栩栩蘧蘧,落红犹忆前度”,诗人细腻地刻画了花儿虽已凋谢,但依然怀有对往昔的眷恋之情。随后,“凄凉不恨春如梦,恨梦也、寻常不做”,表达了对春天短暂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释然的情感。
接下来,“却输伊、安稳双飞,还到绣帘深处”一句,诗人以蝴蝶双飞的场景,象征着自由与和谐,与前文的凋零形成对比,暗示了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贵与不易捕捉。
“正是春深时候,铢衣晒粉薄,花韵阑午”,描绘了春末时节,花朵逐渐凋零,阳光下花瓣轻薄透明,花香渐淡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怀。
最后,“杏花只在高楼上,休说起、江南风雨”,诗人将思绪转向远方,想象杏花在高楼之上,江南的风雨似乎预示着离别与思念。而“怕当时、画碧罗裙,也化仙魂飞去”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恐惧与不舍,仿佛连那曾经穿着碧罗裙的女子,也化为仙魂,随风而去,留下无尽的遗憾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美的独特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枕霞红,钗燕坠。花露殢云髻。
粉淡香残,犹带宿酲睡。
画檐红日三竿,慵窥鸾鉴,长是倚、春风无力。
又经岁。玉腕条脱轻松,羞郎见憔悴。
何事秋来,容易又分袂。
可堪疏雨梧桐,空阶络纬,背人处、偷弹珠泪。
蟠桃三熟,正清霜吹冷,爱日烘香。
小试芳菲,时候无限风光。
洛滨老人星见,□少室、云雾开祥。
丹青万汇,熊兆昆台,凤举朝阳。向元枢曾辅岩廊。
记名著金瓯,位入中堂。梦熟钧天,屡惊颠倒衣裳。
黄发更宜补衮,归去定、军国平章。
管弦珠翠,兰玉簪缨,岁岁称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