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雨犹滴,微光似在林。
虫寒声渐小,不忍到愁心。
月出雨犹滴,微光似在林。
虫寒声渐小,不忍到愁心。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月光与雨滴交织的静谧景象,以及虫鸣逐渐减弱的自然变化,诗人的情感细腻地融入其中,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首句“月出雨犹滴”,描绘了一幅月光照耀下,雨水依旧滴滴答答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微光似在林”一句,将月光与树林巧妙结合,微弱的光芒仿佛隐藏在密林之中,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虫寒声渐小”进一步深化了夜色的宁静与寒冷,随着气温的下降,虫鸣声也渐渐变得微弱,似乎在诉说着季节更迭的无奈与哀愁。最后,“不忍到愁心”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凄凉景象的深深共鸣,以及内心难以言表的忧郁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内心深处的忧思。
蚤岁青云曾得隽,中流绿发已悬车。
眼看甲子年将亥,戒守庚申夜是除。
楚国江山空犴狴,壶天日月付樵渔。
白云献罢千年赋,青鸟衔将咫尺书。
旧历渐抛身未老,新阳才复景初舒。
云霄有子堪传钵,沧海他年拟结庐。
鼎鍊芙蓉丹已熟,门填兰桂庆方馀。
朝来七十遥称颂,此是先生一度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