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七夜待月》
《十七夜待月》全文
明 / 陆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紫阁黄扉切九霄,中秋待月第三宵。

天高易识龙文动,海近偏怜蜃气消。

十幅秋光障云母,一帘凉影弄冰绡。

欲凭弦管吹云散,忽有云间起凤箫。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十七夜待月》描绘了诗人身处高阁,仰望中秋明月的情景。"紫阁黄扉切九霄"一句,形象地展现了紫禁城般的华美宫殿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暗含诗人对月夜的期待和尊贵地位的象征。

"中秋待月第三宵"点明时间,中秋节已过两夜,诗人仍在等待,流露出对月圆人团圆的深深期盼。"天高易识龙文动",通过比喻,写月光照亮了天空,仿佛龙的纹理在云中显现,增添了神秘与壮丽的气氛。

"海近偏怜蜃气消"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清朗,海的气息让蜃气(海市蜃楼)消失,强调了月色的纯净。"十幅秋光障云母"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月光如云母般晶莹,洒满大地,营造出宁静而辉煌的秋夜景象。

"一帘凉影弄冰绡"则描绘了月光透过窗帘,如冰纱般轻盈地摇曳,给人以清凉之感。最后两句"欲凭弦管吹云散,忽有云间起凤箫",诗人借音乐之力试图驱散云层,却意外听到云端传来凤箫声,增添了神秘和诗意的结尾,暗示了月夜的美好与超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月夜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间仙境的想象。

作者介绍

陆深
朝代:明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猜你喜欢

简杨三

不将黄土点心胸,六十年来气似龙。

竹坞霜寒青凤峙,芝田春暖白云封。

各看明月同千里,共对梅花又一冬。

吴水吴山休负约,酒壶诗卷日相从。

(0)

南浦驿送周训

放舟南浦草萋萋,子又东流我又西。

怪此豫章城上月,清光千里共分携。

(0)

寄李刑部子庸

夫子道中庸,谁言世不容。

山河开正气,江海辱高踪。

竹素期千载,梅花又一冬。

永怀金玉韵,无计久相从。

(0)

观湖宛转思及友人

湖上秋风生碧漪,看来都作忆君思。

君于湖水元何与,此意冥茫自不知。

(0)

峡山寺

灵区苦不到,到亦苦诗难。

景象绝闻见,怪神如等閒。

地将海作带,天借山为关。

今日却堪恨,绿林栖近间。

(0)

吕梁行

吕梁县水三十仞,于今汹涌乃安流。

禹平水土通九州,当此徐兖间,罔水破山始行舟。

仲尼逢至人,其言载庄周。

尔来二千年,高者乃夷衡者揫。

鱼虾龟鳖不可过,飞鸟临之回翔不能留。

嗟尔东西南北之人,胡为此中游。

到京忘家,归家忘京,不知此险死生隔,其中为心喉。

痡人皆化为至夫,吁嗟乎孔庄之叹空悠悠。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