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台人别汉家春,天子休嫌画未真。
留得蛾眉靖边塞,可知延寿是功臣。
紫台人别汉家春,天子休嫌画未真。
留得蛾眉靖边塞,可知延寿是功臣。
这首诗以“昭君”为题,通过“紫台人别汉家春”这一句,描绘了王昭君离开长安,远赴异域的情景,展现了她与故土的离别之情。接着,“天子休嫌画未真”,借对王昭君画像的评价,暗喻昭君形象在历史中的真实与虚构,同时也表达了对昭君牺牲个人幸福以换取国家安宁的敬意。
“留得蛾眉靖边塞”一句,赞美昭君以其美貌和智慧,稳定了边疆局势,维护了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强调了她的贡献和价值。最后,“可知延寿是功臣”则进一步肯定了昭君作为历史人物的地位,将她与功勋卓著的历史人物相提并论,突出了昭君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及其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昭君形象的描绘和对其历史贡献的颂扬,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古代女性英雄的崇敬之情,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评价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
寒云压初晓,檐溜如飞瀑。
惊雷下檐来,万瓦鸣枯竹。
长髯不敢卧,起视乱双目。
报言此何祥,众宝归我屋。
细大同茧栗,照耀比灯烛。
又如倾水晶,一扫可数斛。
翁速共罗取,富者人所欲。
长髯尔何痴,妄相堪捧腹。
降雹注大雨,是岂诵不熟。
都缘春风老,地远孤花木。
瘴裹荔枝林,东皇意宁足。
骑龙作清明,云间散珠玉。
新凉到郊墟,秋水满陵泽。
主人坐轻舸,恰受二三客。
入网旋烹鲜,逢蔬方小摘。
甘同芡实肥,酸分石榴拆。
所欣情款亲,岂问坐席窄。
岸草度幽香,退后金三尺。
风摇水光绿,照作杯中色。
沃此慷慨肠,看朱渐成碧。
我今非次公,醉甚狂不得。
眩眼既生花,苍颠先堕帻。
假寐便寻梦,那知红袖拍。
残烛照归时,分破三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