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僧》
《山中僧》全文
元 / 宋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雪顶霜眉齿半稀,跏趺苔石看云归。

山童扫叶鹤飞起,狼籍松花满衲衣。

(0)
注释
雪顶:形容头白如雪。
霜眉:比喻额上的皱纹像霜。
齿半稀:牙齿稀疏。
跏趺:佛教中盘腿打坐的姿势。
苔石:长满青苔的石头。
看云归:看着云彩飘过。
山童:山中的孩子。
扫叶:清扫落叶。
鹤飞起:白鹤飞起来。
狼籍:散乱的样子。
松花:松树的花,这里指松果。
衲衣:僧侣穿的布衣。
翻译
头白如雪,额上的皱纹像霜,牙齿也稀疏了。
盘腿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静静地看着云彩飘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中僧人的生活画面,通过对雪、霜、苔石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僧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情境。

“雪顶霜眉齿半稀”一句,以雪覆盖的山峰和霜冻的草木形象化地表达了冬日寒冷的气氛,同时“齿半稀”暗示了僧人年迈,牙齿松动,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透露出诗中人物的境况。

“跏趺苔石看云归”则展示了僧人静坐于苔石之上,观望着天空中飘逸的云彩,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里的“跏趺”形象化地表达了僧人的打坐冥想。

接着,“山童扫叶鹤飞起”一句,以山童为主体,描绘了一幅山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扫叶”显示了生活在山中的简单劳作,而“鹤飞起”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狼籍松花满衲衣”一句,通过对僧人衣着的描述,展现了一种简朴而自在的生活状态。“狼籍松花”暗示了山中野生的自然景象,而“满衲衣”则表明了僧人的生活虽然简单,却也充满了诗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僧人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宋无
朝代:元   字:子虚   籍贯:元平江路

元平江路人,字子虚。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猜你喜欢

踏莎行·其五平阳兴

凉叶辞风,流云卷雨。寥寥夜色沈钟鼓。

谁调清管度新声,有人高卧平阳坞。

草暖沧洲,潮平别浦。双凫乘雁方容与。

深藏华屋锁雕笼,此生乍可输鹦鹉。

(0)

寄题赵化州清白亭

闻话维城刺史尊,关西夫子是师门。

太清不取班超论,坚白宁同惠子言。

棐几萧然心似寄,银钩精甚势如鶱。

政成归报蘧庐子,常使甘棠庇本根。

(0)

望海潮.题双岩堂

重溟倒影,五芝含笑,神仙今古台州。

山拥黄堂,烟披画戟,双岩瑞气长浮。前事记鳌头。

有百年台榭,千室嬉游。

墨宝凄凉,风凌雨蠹尽悠悠。规恢共仰贤侯。

当政成五月,景对三秋。

飞栋干云,虚檐受露,放怀不减南楼。宾燕奉觥筹。

妙绮笺琼藻,声度歌喉。

只恐棠阴成后,趣去侍凝旒。

(0)

鹧鸪天·其四正月十一日观灯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

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

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0)

龙道者生日就状元局中置酒寄以诗

去年六月初九日,天地光明一佛出。

今年六月初九日,慈恩名标千佛一。

吾家德本深栽培,庭阶煜煜芝兰开。

自从有子即擢第,阿儿生时都带来。

今朝宴客龙头局,遥想吾翁抱孙浴。

手携俎豆与干戈,更提一笔苍生福。

愿儿长成勤读书,忠孝一脉天相扶。

张家师德梁家固,重入衣冠盛事图。

(0)

游李少师园十题·其三笛竹

凤食实已美,龙吟声更奇。

惜无蔡邕识,那得马融吹。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