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其四正月十一日观灯》
《鹧鸪天·其四正月十一日观灯》全文
宋 / 姜夔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

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

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0)
翻译
在热闹的街道巷弄中欣赏美景时,车马还未出门就已响起马嘶声。
年迈的文士出行没有前导的吆喝,只有个小女孩坐在他肩膀上陪伴。
花儿盛开的市场,月光洒在衣物上,年轻的往事在老去时却让人感伤。
春天的沙河塘边,春寒尚轻,看着游人们慢慢归去。
注释
巷陌:街道和小巷。
笼纱:指马车上的遮阳或挡风帘。
呵殿:古代官员出行时前导的吆喝声。
乘肩小女:骑在大人肩上的小女孩。
花满市:花开满市场的景象。
月侵衣:月光映照在衣服上。
少年情事:年轻时的经历和情感。
老来悲:老年时回想起来感到悲伤。
春寒浅:春天的寒意还不深。
游人:游玩的人们。
缓缓归:慢慢地回家。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宋代元宵节时的街巷景象。首句“巷陌风光纵赏时”写出了人们在节日里尽情欣赏街头美景的热闹气氛。接下来,“笼纱未出马先嘶”形象地描绘了贵族出行的排场,马匹还未露面,车帷已先传出马嘶声,暗示了身份的高贵。

“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则转向了对比,将富贵与清贫相对照,一位白发老者没有随从簇拥,只有一个小女孩陪伴,显得孤独而淡然,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清高。

“花满市,月侵衣”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繁华和月色的皎洁,而“少年情事老来悲”则揭示了时光流转,青春易逝的感慨。最后两句“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以景结情,描绘了游人观赏灯会后,夜色渐深,春寒微凉,人们依依不舍地慢慢归去的场景,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人生无常的意味。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宋代元宵节的繁华与个人的孤寂,寓含了对岁月流逝的深深感叹。

作者介绍
姜夔

姜夔
朝代:宋   字:尧章   号:白石道人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生辰:kuí](1154年—1221年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
猜你喜欢

闲居八首·其二

翠竹编篱密,黄花擢干微。

秋风吹月上,举网得鱼肥。

拨棹向烟渚,扫苔眠石矶。

此中无限好,挥手弄余晖。

(0)

开化八景诗·其二吴塘渔艇

绿蓑青笠钓丝寒,立尽船头岁月残。

芦苇有缘栖泽国,江湖无梦到邯郸。

一声欸乃风波险,几处歌声妇子欢。

网得巨鳞沽浊酒,其求相慰蓼花滩。

(0)

吊步香诗十首·其九

日月精诚铁石肠,忠魂此日绕长江。

成仁取义非难事,报国应知名教香。

(0)

初夏苦雨

三春半坐雨声中,麦秀今朝气渐融。

晚树莺啼满山绿,不应又作妒花风。

(0)

宿松风阁同钱章靖潘继芳限韵

涉迹商郊世已淹,石潭容得老龙潜。

泉声带雨还归壑,山色和云漫入帘。

一窍有天通万象,六尘无地着毫纤。

此游不减香山乐,赓倡争夸格律严。

(0)

送之普回乡二首·其二

三公出入本康侯,不必台星任去留。

化雨甘棠原有颂,春晖寸草未能酬。

昆源本铎欣重振,腐史金华庆再修。

竹马儿童徒解事,彩云天远更含愁。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