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漾金波,波光渺渺。
红日初升万方晓,驿前杨柳,尽系金鞍腰袅。
骊歌唱发得,雕梁绕。天上麒麟,人间凤鸟。
万口欢声使君少。此行去也,留作中朝仪表。
甘棠在岁长,青青杪。
江上漾金波,波光渺渺。
红日初升万方晓,驿前杨柳,尽系金鞍腰袅。
骊歌唱发得,雕梁绕。天上麒麟,人间凤鸟。
万口欢声使君少。此行去也,留作中朝仪表。
甘棠在岁长,青青杪。
这首《感皇恩》由明代诗人罗玘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景与离别场景,同时蕴含着对君主的颂扬之情。
首先,“江上漾金波,波光渺渺。”开篇即以金波荡漾的江面,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波光粼粼,映照着远方的天际,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
接着,“红日初升万方晓,驿前杨柳,尽系金鞍腰袅。”随着太阳的升起,万物苏醒,驿道两旁的杨柳轻摇,仿佛是为远行的旅人系上金鞍,预示着旅程的开始与希望。
“骊歌唱发得,雕梁绕。”骊歌代表离别的哀愁,但在这首诗中,却以一种更为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呈现,如同飞鸟环绕雕梁,象征着虽有离别之痛,但也有新的开始与希望。
“天上麒麟,人间凤鸟。”这两句将君主比作天上神兽麒麟与人间祥瑞凤凰,表达了对君主的崇高敬意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君主治理国家、带来和平与繁荣的美好愿望。
“万口欢声使君少。”百姓的欢声笑语是对君主的颂扬,即使君主离去,其德政仍被人民铭记,留下美好的回忆。
最后,“此行去也,留作中朝仪表。”这句话强调了这次出行的意义,不仅是一次普通的离别,更是在历史中留下了君主的典范形象。
“甘棠在岁长,青青杪。”以“甘棠”比喻君主的恩泽长久不衰,即使时间流逝,君主的恩惠与美德依然被后世传颂,如同青青的树梢,永远绿意盎然。
整体而言,《感皇恩》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离别场景,巧妙地融入了对君主的颂扬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君主的向往与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