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眺圆珠倚汉浮,青黄碧绿映丹丘。
图开翡翠三千界,幛结芙蓉十二楼。
五老烟霞归眼底,八公风景列眉头。
多少招摇方外客,载酒寻奇兴未休。
西眺圆珠倚汉浮,青黄碧绿映丹丘。
图开翡翠三千界,幛结芙蓉十二楼。
五老烟霞归眼底,八公风景列眉头。
多少招摇方外客,载酒寻奇兴未休。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画卷,诗人饶忠学以圆珠积翠为主题,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秀美。
首句“西眺圆珠倚汉浮”,以“圆珠”比喻山峰,形象地描绘出山峦在夕阳下仿佛浮于天际的壮观景象,一个“倚”字,赋予了山峰以动态感,仿佛它们正依偎在天边,与天空相依为命。接着,“青黄碧绿映丹丘”,进一步渲染了山色的丰富层次,青、黄、碧、绿四种颜色交织在一起,映照在红色的山丘上,形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图开翡翠三千界,幛结芙蓉十二楼”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山景比作展开的翡翠画卷和结成的芙蓉楼阁,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艺术化的美感。翡翠三千界,象征着广阔无垠的山川世界;芙蓉十二楼,则是将山峰比作精美的楼阁,增添了诗意与浪漫。
“五老烟霞归眼底,八公风景列眉头”两句,通过“五老”和“八公”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五老,常指古代传说中的五位仙人;八公,可能是指八位名士或仙人,此处借以形容山中景色之迷人。
最后,“多少招摇方外客,载酒寻奇兴未休”两句,点出了山中游人的活动,他们或饮酒,或探索,乐而忘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自然的热爱。这里的“方外客”指的是超脱世俗之人,他们在这里寻找奇遇,享受着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