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各有志,忧乐不相如。
名花滋雨后,好鸟爱晴初。
郁郁川原秀,长廊夜月虚。
疏星淡杨柳,清露濯芙蕖。
以是为长策,何妨半亩居。
人生各有志,忧乐不相如。
名花滋雨后,好鸟爱晴初。
郁郁川原秀,长廊夜月虚。
疏星淡杨柳,清露濯芙蕖。
以是为长策,何妨半亩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山中居住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首句“人生各有志,忧乐不相如”开篇即点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与幸福观,这种追求与幸福可能并不相同,体现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接着,“名花滋雨后,好鸟爱晴初”描绘了雨后花开,鸟儿在晴朗初升时分欢鸣的景象,象征着生命中的美好时刻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郁郁川原秀,长廊夜月虚”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幽静与美丽,夜晚的长廊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空灵,与白天的生机勃勃形成了对比,展现出山居生活的不同侧面。
“疏星淡杨柳,清露濯芙蕖”描绘了夜晚星空下的杨柳轻摇,露水洗净了荷花,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清新,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洁。
最后,“以是为长策,何妨半亩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山居生活的喜爱与向往,认为这是一种值得长期追求的生活方式,即使只有半亩之地,也能获得心灵的满足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琵琶古怨犹凄清,何年一抹横烟汀。
人言随波高下如浮萍,神鳌背负能亭亭。
不知水仙宫殿碧皎洁,玉弦遥映云锦屏。
胡沙万里音尘绝,独与鹦鹉愁青冥。
天际归舟认髣髴,江头寒月伤伶仃。
悄然夜久天籁起,往往恍惚游百灵。
秋风袅袅兮水泠泠,俗耳筝笛兮谁能听。
我眼如耳耳如鼻,妙处不言心独醒。
钧天住奏三千龄,石钟水乐遗林坰,岂有宝器终飘零。
一朝詄荡开天扃,帝命下取呵六丁。
陶梭共起变化随雷霆,古馀山色空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