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仲春尾,问道临清流。
寒泉汲短绠,新草弥荒洲。
去鸟历微霭,焉知光景遒。
感物发长叹,云日令人愁。
群公递倾盖,所语皆兵筹。
折冲在千里,虎噬犹未休。
如闻复内向,独抱杞人忧。
安得汉骠骑,一鼓清神州。
壬申仲春尾,问道临清流。
寒泉汲短绠,新草弥荒洲。
去鸟历微霭,焉知光景遒。
感物发长叹,云日令人愁。
群公递倾盖,所语皆兵筹。
折冲在千里,虎噬犹未休。
如闻复内向,独抱杞人忧。
安得汉骠骑,一鼓清神州。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临清吟》描绘了诗人于壬申年仲春时节,来到清流边寻求答案的场景。他提着简短的井绳汲取寒泉,映照出新草丛生的荒洲,四周弥漫着淡淡的雾霭。飞鸟掠过,引发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云日相接的景象更添一丝愁绪。
诗中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紧张氛围,群臣聚议,话题多围绕军事策略,似乎远方战事不断,虎狼之患仍未止息。诗人忧虑国事,想象如果能有像汉代骠骑将军那样的英雄人物,能够一鼓作气荡清天下,该是多么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既有个人的幽思,又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体现了湛若水作为儒家学者的忧国忧民情怀。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老去在家同出家,《楞伽》四卷即生涯。
粗诗怪我心犹壮,细字怜君眼未花。
霜落初惊衾簟冷,酒酣犹喜笑言哗。
归心知有三秋恨,莫学匆匆下坂车。
门前溪水似渔家,流浪江湖归未涯。
邂逅高人来说法,支离枯木旋开花。
诸生试罢书如积,剧县归时论正哗。
安得骑鲸従李白,试看牛女转云车。
渴醪能使客忘家,屈指归期已有涯。
鱼化昨宵惊细雨,鹿鸣他日饮寒花。
已谙江上肴蔬薄,莫笑衙前鼓笛哗。
太守况兼乡曲旧,会须投辖止行车。